本帖最后由 新疆宁宁妈 于 2016-11-3 11:24 编辑
抱团成长写读经日记21天第一天 11月2日 星期三 晴 读经时间:第一周第4天 星期三 晴 亲子读经:妈妈、宁宁 读经方法:147累积法 读经内容:妈妈读,宁宁跟读,齐读。《易经》乾卦、《老子》十章、《孙子兵法》计篇第一,累积4遍。 《唐诗三百首》1至10首,累积2遍。 妈妈学习:听早课:王丽臻《因为爱,春暖花开》。 听中课:玉英老师的《老子》第九章。 学习心得:听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其实以前大概也见过这个理论,觉得很在理,但就是看完就忘了,觉得大家都一样的,就是那样啊,而没有想到结合大人、孩子的心理来分析,看透一些东西,并注意在生活中有针对性注意孩子的需求,给予应有的帮助。 是自己没有理解透,就觉得自己生了孩子就会教育孩子了。其实把孩子养到上学,只是给了他基本的生理(温、饱)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而孩子长大了渐渐地有自己的思想了,有精神需求了,自己却还把他当小孩子看,没有给到精神的营养。 孩子出现了问题,觉得就是他的问题,而没有想到问题出在自己身上。没有把孩子看成一个平等的人,一个好朋友,打骂孩子,觉得理所应当,伤害了孩子细小的心灵。 没有满足孩子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没有给到孩子学习的内动力。却只看到孩子一天天地“不误正业”,解决不了问题。 所以,作为妈妈,我要天天学习,自己先成长,做好示范,做他的榜样。这两天开始早起学习,他看到眼里,今天早上,给他说,起来真的不是难事,看妈妈都能不到6点起来,睡不到6小时,也起来了,你试试,起也就起了。真的,他就比以往起得利索了很多。真是身教重于言教啊。 从现在起,我要学会用正确的方式去爱孩子,除了物质上的无条件给予,还要不断地成长自己,给他最需要的精神需求,陪他一起读书、读经。强大自己的内心,继而给到孩子强大的精神支持。让我和他之间的沟通越来越畅通,亲子关系越来越好。让他的自信心越来越强,可以从容面对任何挫折和困难。因为爱,春暖花开。 丽臻老师给女儿写信,给了我很大的感慨,这种温暖的文字交流的方式其实从宁开始会写字就可以了。但宁上一年级后只要求他写,他却一直应付差事,要是我坚持写了,做好了榜样,并交流互动,不愁他不写。
中午听了玉英老师的《老子》第九章,感觉脑洞大开,玉英老师循循善诱,从最普通的接水、削铅笔、穿着打扮、行为举止引出了很多道理,听得人思维发散。庆幸自己请了经典,并结缘这么高能量的一家人,这么好学上进的一家人,向大家学习,笃信,笃行,与大家一起飞翔。 后面读第四遍发现其实是读过老子第九章的,读了3次了,但跟没读过一样。3次还没印象呢,还得多读呢!而且早上中午听了课,如果不重新看下笔记,真的想不起来多少内容,连谁讲、题目都想不起来呢。所以日记就是对日课的一种回忆,浓缩,思考,总结,吸收,内化,内促,内省。自已怀宁到生养宁到一岁半,一直坚持写育儿日记,从宁在肚子里指甲盖大开始的,一想起那时对宁的用心和爱和现在对宁的用不好心和爱,就想哭。这次让老公把那本日记带来,给宁看看。就是从调到老公跟前从后,家务事、单位事多了,就停了下来。
现在,我又开始写日记了,希望慢慢带着他把日记写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