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焦作聂亚仙 于 2016-12-6 17:07 编辑
读经时间:2016.12.04周日 读经人员:晰智和妈妈 读经内容: 1《易经》(系挂传)1-4卦; 2《黄帝内经》素问上《金匮真言论篇第四》(二); 3《文学启蒙》中《五柳先生传》。 读经方法:137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中读书会又要结束了。听着大家的幸福分享,看到宝贝们和宝妈们的改变,也为大家感到高兴。
父母成长论坛上,慧娟老师又从专业的角度给大家分析:0-3岁,孩子就是一个傻瓜照相机,看到什么,就记录什么;3到6岁的时候,孩子开始有理解能力,占到百分之二十,记忆能力占百分之八十;6到12岁的时候孩子的理解能力占百分之四十,记忆能力占百分之六十。如果孩子在0-6岁时没有储备,那6岁以后让孩子拿什么来理解?孩子在6岁之前百分之四十的理解能力也就浪费了。就像到了饭点儿该做饭了,可家里没有米,没有菜,没有油盐,让我们拿什么来做饭?急急忙忙采购,急急忙忙做出来的饭菜肯定没有精心准备下做出的饭菜可口。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我是深有体会,智儿6岁之前的时间被我这个无知妈妈浪费了,才导致他进入小学跟不上节奏。幸亏在智儿6岁时我结识了慧娟老师,不然我们不知道还要走多少弯路。
丁娜老师讲了自己的一个生活经历,从而来引导我们:娜娜老师在刚拿到驾照时,自己的夫君上路陪驾,夫君看新手开车那是哪哪都不顺眼,不停的指挥,不停的埋怨,怎么不踩刹车?怎么不看倒车镜?怎么不……?最后两个人都气哼哼的,弄得丁娜老师一点心情都没有了,只想赶紧把夫君送回家,自己一个人去练习。现在想想,一位是刚拿到驾照的新手,一位是有着三十年驾龄的老司机,如果不能静下心,不能换位思考,当然就是这种结局。
进入育心之后,丁娜老师想起这段经历,想起了自己以前对待孩子的态度,觉得不是一样的道理吗?我们不能让才几岁的孩子达到自己几十岁年龄的状态。
我也反思了自己以前对待晰智的态度,正如娜娜老师说的,我当时的心态不就是要让孩子达到我的理解能力?越是这样要求孩子,孩子越是达不到,但是孩子没有办法逃离,所以只能被我吼的迷迷瞪瞪的。那时没有进入育心,自己没有觉察而已。
如今孩子已在育心经历了两年的读经生活,我也每天在育心平台浸泡着,改变着,大人的心静了,孩子的世界也静了下来。一切开始步入正轨。
给孩子犯错的时间,给孩子思考的时间,给孩子成长的时间----原来改变这么简单,只需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
就像一棵小树,我们为了催它快点长大,每天去晃一晃来提醒它,它还是这么大,不会看到改变,晃得久了可能就改变了它的生长轨迹。它需要的是阳光,需要的是水分,需要的是成长的时间。
我们也不必把它的根挖开来看,看它的根扎到哪里去了?扎的够不够深?我要不要把它根下面的土挖松,让它的根好往深处扎扎?省省吧,这样会适得其反的。
我们孩子读经典也是如此,不必问他你会背吗?你记住了吗?你理解意思了吗?玉英老师不是讲过,水喝进肚里,无论你看得见看不见,它都在发挥着作用。
读书会上,李娟老师也漏了宝,讲自己怎么引导孩子阅读,获益匪浅。
读经典到底有什么用?今天从宝妈们脸上洋溢着的笑容里我看到了!
(今天我还是小小主持人哦帅不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