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搜索

●【贞明育心国学经典】《为什么要让孩子从小诵读经典?》(上)

[复制链接]
查看: 2518|回复: 0

40

主题

40

帖子

228

积分

贞明VIP用户

积分
228
QQ
发表于 2018-1-17 08:5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兰州李金霞 于 2018-1-17 09:01 编辑

亲爱的贞明家人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与大家如期相约在上午1030分的贞明日课堂,感谢家人们的如约守候,感谢贞明经学院为大家打造的成长平台,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让我们每天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进步,在进步中提升,努力成为优秀的智慧父母。

开课前先请各位新老朋友注意学习群规,入群第一步,修改群名片,学习地址:http://www.zm137.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30  

非常感谢大家的配合!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是《为什么要让孩子从小诵读经典?》(上)。

首先我作一下自我介绍吧!我是来自贵州的晰晰妈妈,我的名字叫敖傲,2014年4月30日我收到了育心经典全套教材,于5月1日和晰宝开启了读经之旅。


古人云:“教妇初来,教儿婴孩”,指对一个人施加教育应该及时及早。

孩子天性在没有受污染前,就应该善言易入,先入为主。在孩子幼小时,就应该让孩子诵读经典,以培养其根本智慧与定力。

为什么孩子都非常聪明?

我们都知道孩子是非常聪明的,记忆力非常好,每个孩子都具备这个能力的,脑生理学家们发现,0—3岁是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大概完成60%,这个时期孩子具有天才般的吸收能力,学习能力最强,比如学会说话、走路、手脚分工等人类最难的能力,都是在这个时期学会的,如果错过这个关键期,可能就会永远失去这些能力。

3—6岁间大脑发育完成了80%,6—8岁间完成了90%,8岁以后的发展则渐趋缓慢,到13岁左右,大脑发育最关键的敏感期就基本结束了,这就表明孩子的聪明与否到七、八岁已基本定型了,如果我们不能把握这个关键时期,那么当孩子年龄越大,启发培养他们就会越费力,效果也就越差。

人类有两大学习能力,即记忆力和理解力,二者缺一不可,但记忆力和理解力在人生成长过程中的发展曲线是不同的,依据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研究,一个人的记忆力发展是自0岁开始,1至3岁即有显著的发展。3至6岁,其进展更为迅速,6至13岁,则为一生中发展的黄金时代,至13岁为一生记忆力之最高峰,以后最多只能保持此高点,往往20岁以后,心境一不平衡,便有趋下的可能。

而理解力的发展,与记忆力大有不同,理解力也是自0岁开始酝酿,1至13岁总是缓慢上升,13岁以后方有长足之进展,18岁以后渐渐成熟,但依然可因为经验及思考之磨练而一直有所进步,直到老死为止。

儿童国学经典教育,正是要利用儿童期的记忆力好,理解力差,不求甚解这一特征,将永恒的、最有价值的圣贤经典装到孩子的大脑中,反复诵读来刺激孩子大脑,为孩子大脑构建一条高速通道,为孩子构建起一个大智慧的人生,等到以后孩子的理解力发展起来了,生活阅历丰富了,就自然地理解、活用!这些经典就一辈子跟着孩子,指导孩子的人生。

如果你不准备这些有价值的书让他读,他就只好读小学课本,甚至电视广告。而且在其记忆力正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其记忆能力会达到较高的顶峰,一辈子维持在较高的水准上,一生都受益。错过了这个关键期,将永无翻身之地。好像一个弱视的小孩,过了十五岁,就无法再训练了,此点请务必慎重关切,勿错过了时机!


儿童诵读国学经典,不但能开发儿童各方面的潜能,而且在孝亲、礼仪、个人修养方面都得到提高,在家能够孝顺父母、尊敬长辈;父母和孩子一起诵读国学经典,是最好的亲子活动,读经典不只是孩子进步,家长也跟着一起进步。

孩子从小学习和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有助于思想品质、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不断地提升,并能自觉抵御不良风气的毒害,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操。

更为重要的是,家庭经典教育是对学校教育很好的一个补充,在所有的教育中,经典教育也是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

我国0-13岁的儿童2亿多,目前有4000万以上儿童在诵读国学经典。经过近年的实验证明,儿童进行国学经典诵读2-3个月后就会发生明显改变。从开始的每天记忆20-30个字,到每天很快就可以熟记100-200个字。许多儿童不到一年就把二万多字的《易经》熟背,其记忆潜能在国学经典诵读中得到开发,几万字的古文背诵对他们来说都不是难事,有了这个基础,以后学习语文、历史等文科知识将会非常的轻松。

不但如此,由于大脑得以开发,记忆力好,理解能力强,逻辑思维也强,学习数理化、外语都非常轻松容易,这样的案例已经很多。

儿童教育更一直是家长们关注,甚至是头疼的大问题,但现在家长们真正懂教育的很少,更加准确地说是几乎没有,那么儿童时期应该怎样学习?学习什么呢?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以下内容:

一、什么是学习?


   “学习”这个词耳熟能详,请问,什么是学习?

请大家用您认为最贴切的语言描述一下。

学习就是“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阅读。

二、阅读有什么好处?

阅读能带来什么好处?

简单地说:读得越多,理解力越好;理解力越好,就越喜欢读,就读得越多。读得越多,知道的越多;你知道的越多,就越有智慧。

智力的核心是思维,阅读是开拓思维的极为重要的条件。前苏联有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叫苏霍姆林斯基,他花了很长时间研究了中小学校学生思维慢的原因后指出:孩子们小的时候如果读的材料少,想的东西少,那么,就会影响大脑的思维。

我们接触过很多的孩子,小时候没有培养起阅读兴趣,没有阅读习惯,到了高年级,还只是爱看一些漫画书,对文字类的书,看着头疼,不喜欢,更别提阅读量。

不爱读书的孩子,我们发现,是不会读书。常见的现象有:读书的时候会多字,少字,把语序念颠倒,或者念错行。说话没有重点,没有停顿,表述一件事的时候颠三倒四说不清楚。

写作业的时候常遇到这种情况,一看题,就说不会,大人过来给他读题后,又说,“不用讲了,我会了。”诸如此类现象,就说明孩子不会阅读。

那么遇到此类问题我们应该怎么样来解决呢?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可以通过我们137累积法轻松解决。我们开始要求孩子指读,要求一字一音,一音一顿,一行一行地读。这就有效地解决了丢字、添字、错行等问题。通过听领读的音频让孩子跟读,孩子在跟读的过程中就学会了断句、停顿,无形中就教会孩子如何朗读。


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基础,语文不好的孩子,阅读理解能力差的孩子,学任何科目都存在困难和障碍,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从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语文的重要地位。

可是从小学开始至大学毕业,我们的学校和老师用了整整十六年的时间来教学生学习母语,可是大部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极其低下,缺乏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素养,缺少对他人和社会的关心。

许多大学毕业生写的文章错字连篇,文句不通。有的人认为既然阅读很重要,那就给孩子读些他们喜欢的书就好了。比如漫画、绘本之类的书,他们爱看,阅读量也提高了,不也可以吗?

其实不然,读什么书至关重要。

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读什么书就特别强调过,他说:“要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

教育家朱永新曾说过这么一段话——“最初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是混沌的、朦胧的,因此必须经过人类精神发育历程的一个一个阶段,才能达到一个时代的精神水平,而这是靠人类伟大的著作保存下来的。和老子、孔子等人的经典对话,才能达到他们这个时代的精神高度,和文艺复兴时代的大师交流,才能达到他们那个时代的思想境界。

人类精神的阶梯就是这样随着阅读不断前行的,每一个当代人都是重复着前人的历程。如果没有这样的重复,我们的精神就会退化、就会衰落,所以个人的智慧、思想、个人精神的成长是需要从阅读过程才能产生的。”

朱永新还说,“没有阅读就不可能有个体的心灵成长,就不可能有精神的发育,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因为人的生命长度有基因、保健等各种元素,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和厚度。

阅读不能改变我们的长相,但可以改变人的品位和气象。有些人相貌普普通通,但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你会觉得他很厚重,他可以给你很多知识面的智慧和经验。人的相貌基于遗传无法改变,但是人的精神可以通过阅读而从容气象万千。人的阅读,对个体的精神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真正能改变人的思维模式,改变人生宽度和厚度的书只有经典。

有好几位家人跟我说过,“反正读经典和学习目前还没太大关系,我先放放,把学校里的课程完成再说。以后用到的时候再读吧。”


那我们来来看看,经典和学校的学习到底有没有关系?

从幼儿园到高中对语文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我们通过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及小学、初中、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来看看从幼儿园到高中,每个阶段对孩子的阅读能力都有什么要求:

幼儿园阶段的语言能力培养目标:

1、喜欢与人谈话、交流;

2、注意倾听并能理解对方的话;

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小学阶段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

1、小学六年要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

2、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六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初中阶段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

1、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2、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

3、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高中阶段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


1、认同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传统,体会其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2、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3、诵读古典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4、一年内课外自读五部以上文学名著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通过这些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能很清楚地看到,无论你想不想给孩子读经典,孩子都必须读,而且,越早开始读经典的孩子,越占优势,学习很轻松。

中国教育“关于诵读中华文化经典与素质教育实验研究”、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新世纪国学启蒙教育研究”、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湖南省中西文化经典导读实验科研课题”等系列关于经典教育的“十五”、“十一五”课题成果再次有力地证明了经典的教育价值:实验发现,儿童之所以能够通过每天15-30分钟的时间轻松、简单的诵读经典,就能够得到全方位地提高,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教材是“高度浓缩又相互关联的智慧思想体系”。

好,因为时间的关系,今天就分享到这里,感谢家人们的陪伴和聆听!明天继续给大家分享《为什么要让孩子从小诵读经典?》(下)。
让我们一起在贞明这所没有围墙的智慧父母大学,每天学习一点点,进步一点点,积小成高大。我们也期待更多智慧父母的加入,让我们一起育心,一起成长,一起进步,幸福快乐每一天!多学习,多正音,多努力,多付出!坚持读经,相约十年!我们一起努力!

日课整理:李金霞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咨询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育心智慧父母群育心经典智慧父母4群
服务热线:
4008-520-137
工作时间:
6:00-21:00

官方微信扫一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