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玉英老师的《中庸》课程有感

[复制链接]
查看: 6513|回复: 2

2

主题

12

帖子

67

积分

贞明VIP用户

积分
67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2-23 14:02: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6年2月15日 星期一,学经人爸爸和思齐,1.《诗经》大雅301-305首;2第二轮《英语》第25课.;3第二轮《易经》巽卦和兑卦;4《文学启蒙》勾践灭吴02;5神农本草经11节。我的学经内容:1.《易经》系辞传至大易诗;2.老子21-40节;3.伤寒论151-160面。
      玉英老师在提高群里的《中庸》课程真是太精彩了。她从人生的三个维度讲起,时间上要有长度;质量上有厚度——高度和深度总称;数量上有广度——宽度;在时间长度上,玉英老师用家族的全面大有来表示,家族绵绵不断,长久地有,世世代代都有。是从我开始永无穷尽地有。这也是玉英老师说的要做优秀家族的祖先。凤凰山脚下文天祥的后人扎根岭下村延绵至今,繁荣昌盛;范仲淹的后代至今绵绵不断,人才辈出;都是佐证。如何恒久地实现家族全面大有呢?家族精神的传承,文化的传承,经典的传承。传承下来就成了信仰,所以玉英老师也说过千年的企业靠信仰。文氏家族一定是把《正气歌》刻入骨髓里;范氏家族也一定会把“先天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融入血液中。不然怎会历史上多少庞大的家族早已灰飞烟灭、烟销云散,而像文氏、范氏等有着优秀文化传承的家族能长存于世。
在人生的质量厚度上,体现在眼界的高度;思维的长度;心量的宽度方面。体积的大小由长、宽、高决定。体积大容积才会大,收获也才能更多。一棵果树和一棵小麦相比产量高的当然是果树,因为高度不同,产量自然不同。只有高度也不行,体积还要大。所谓参天大树,不只是高得近天,更是大得多人都抱不住,这样的高大才不容易倒塌。
数量上的广度。人世间的广度是什么呢?我想是交往的朋友和人群吧。与人交往我们需要处理哪些关系呢?一共五种——天下之达道五。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我们每个人都无法脱离这些关系而独立存在。其中的君臣关系可以拓展为上下级关系、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大学》告诉我们:“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能把这五种关系处理好了,就可以达“道”。我们身处看似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无非就是把这五种关系梳理清楚,处理适当而已。
      人生在世会遇到各种麻烦和烦恼。遇到了怎么处理呢?可以快刀斩乱麻吗?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快,我们怎么做呢?抱怨吗,摒弃吗,那样只会更乱。其实很多总是逃避不了的。我们能做的唯有梳理,斩是下下策。当我们自己用心理一理,用经典指引——那便是天下之达德:智、仁、勇。用自己的智慧去思考;用自己的仁心去爱护;用自己的勇气去行动。这三者缺一就无法真正地理顺。其实人生在世终极目标都是相同的:圆满、大有、幸福。唯一不同的,便是疏通的路径不同而已。
玉英老师引导我们学习:“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每人个的人生起点是不一样的。我个人理解是因为每个人的母亲的眼界、思维、胸怀不同,一个好母亲可以兴三代。因而有的人是生而知之,从小便有智、仁、勇。有的人却是需要通过学习而渐渐地知道和明白。还有一种人是非要到黄河才死心,撞到南墙才回头,这种人是困而知之。针对每一种人,上天都会安排各种机会成就我们。如果我们有空怀心愿意学习,上天就会少些困难给到我们。
      有的人能够居安思危,提前行动;有的人因为诱惑的驱驶而行动;有的人觉得大家都行动了,我不行动就落后了,有压力了,我勉为其难也跟着行动吧。其实只要行动了,自然可以达到我们的目的地,只要行动了自然会有收获。
      非常感恩玉英老师的智慧引领和精彩诠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2

帖子

67

积分

贞明VIP用户

积分
67
QQ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3-22 16:16:22 | 只看该作者
      听刘英老师品读《大学》有感。
      今天的早课刘英老师带我们品味了大学的第一段,读起来朗朗上口,层层递进,特别有力量,感觉特别幸福,内心充满了阳光。
      我感触最深的是刘英老师对本末的深入理解。本与末,都是木字加上一横。这一横的位置不同,字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本是木下面加一横,就象树木的根,树木的根,才是树木的本。树木没有庞大的根系,也就不能长成参天大树。末是树木上的枝叶,是树枝的末端。所以本与末也象征着内与外。内心不强大,外在的又怎么会长期繁华似锦呢。昙花一现,然后满地凄凉,谁也不喜欢这样的结果。
刘英老师还从事业中的本与末;健康中的本与末;教育中的本与末;经典学习中的本与末等几个方面来阐述非常精彩。
      在易经里所谓的事业,是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是利益苍生的,是让所有人都能更健康生活的,是利义相随,能长长久久存在的事业。然而现在社会中,很多以损坏环境为代价,以伤害别人,以赚钱为目的事业是不可能长久的。易经里讲厚德载物。做缺德事的人,没有良心的人,怎么能承载更多的财货呢?也许一时能风生水起但终究会烟消云散。所以,德者本也财者末也,财是要用的德来承载的,厚德才能载物。
      健康中的本与末。食饮有节,起居有常,才是健康的根本。而晚上锻炼,生活无规律,吃补品、营养品,等等是追求健康的末。现代的人本末倒置,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生病了不去生活习惯上找原因,不去调节心态,而是上医院,找名医。求医怎能求出健康的身体吗?赖老师曾经说过,如果全国的人都早睡早起,那么全国有一半的医生将失业。他道出了健康的真象,良好的生活习惯,才是健康的根本。
      教育中的本与末。教育中的本,以父母成长为主,以家庭环境为主。父母是根,根深才能叶茂。家庭环境是土壤,家庭温暖土壤才肥沃。所以不要太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各项技能的培养。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会天天向上。对于人的一生来说学习成长是一场马拉松。起步快慢早晚,不是关键。方向正确,持续不断地成长,才是重点。微信里看到,有一位老奶奶80多岁才开始学画画,10年后成了非常有名的画家。有一位美籍华人30多岁才开始学习设计,现在成为著名的服装设计师。
      经典学习中的本与末。我们育心的家人都知道,易经是我们文化的根,是源头,是智慧之海。如果说中华文化是一棵参天大树,我们把易经放在第一位,是树根,是根本。把道德经、孝经、诗经、金刚经、黄帝内经、孙子兵法比喻成树干,把大学、中庸、孟子、庄子、论语等九典当成树枝。其他的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神童诗、笠翁对韵、诗词启蒙、文学启蒙等等当成树叶。我们的社会还有绝大部分人,并不理解、不了解,什么才是文化的根,把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当做了根。也不知道读经的次序,随便拿一两本书来读就认为是国学的全部。所以要系统学习国学经典更要知道经典中的本与末。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还以为学习了国学的全部,然后认为国学不过如此,还有很多糟泊,其实是他没有看到更好的,更有价值的部分。
      既然已经知道的本末,那么我们就能抓住事物的终始。选择一个好的开始,然后坚持下去总能成功。慎始慎终,我们的人生才会圆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2

帖子

67

积分

贞明VIP用户

积分
67
QQ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4-28 11:03:59 | 只看该作者

听玉英老师演绎易经-需卦有感

本帖最后由 深圳王智涌 于 2016-4-28 11:05 编辑

       2016年4月13日 星期三,学经人爸爸和思齐,1.《唐诗三百首》26-30首;2第二轮《新概念英语》第37课.;3第二轮《易经》系辞传上5-6章;4《文学启蒙》晏子使楚。我的学经内容:《易经》周易上经。
       听玉英老师演绎易经-需卦有感。
       听玉英老师的课程,总能给人以智慧的启迪。需卦,讲的是饮食之道。玉英老师把饮食之道引伸到了精神的需求。
       在喂养孩子的物质准备上,要准备孩子生长最基本需求的东西;事实是,更多的是来自于父母的判断,父母认为要准备的东西。其实只需正常合理的饮食,孩子就会自然而然的长大。然而很多父母都担心自己的孩子营养不良,想方设法买各种营养品、保健品吃,美其名曰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商家的营销太利害了,让家长没有了判断,实际上这种做法,是对孩子身体的一种摧残。身体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人体内都能自己合成,这是身体的正常机能——正常地吃进五谷杂粮,然后在体内消化、吸收、合成身体所需的各种精微物质,供身体成长使用。如果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不让身体自己合成,而是靠外界的补充——各种维生素、各种氨基酸等各种营养品,那么自身的合成机能,就会不用则退;自身的合成机制,就会被破坏。长期时间吃下去,要不就会出现生理的早熟,要不就是形成肥胖症。生理上的早熟,是提前透支生命潜能;肥胖症是,身体不能消化、不能吸收,多余的营养物质,以脂肪的方式堆积,形成体内的垃圾。所以能被身体消化、吸收的才是真正的需要。
       除了物质的喂养,我们的孩子,更应该在精神上充盈。现实是,在精神需求上,大部分父母都没有这方面的意识,或者没有形成系统的、科学的观念。反而是对分数、对成绩的追求过于执着,对各种技能的培训过于痴迷,认为这就是教育的全部。孩子的内心一片荒芜,或者充斥着各种负面情绪。最近福永中学的一个初中学生,因为一次考试没考好就出走,半个多月了都还没有找到。内心荒芜而脆弱——就是这种情况的,真实写照。
       我们走进育心的家人,应该特别感到庆幸,我们遇到了明师。赖老师就像黑暗中的灯塔,指明了教育的真谛:用国学经典,用系统学经的原则,科学地学习经典,让经典中的道德能量构筑孩子坚强的内心。更是明确地指出,用137累积式学习方法,以易经为根,当下读经、全家读经、不离开家庭、不离开社会、不离开生活、不离开圣贤教诲。让经典充盈孩子的内心,让经典精神指导孩子的一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咨询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育心智慧父母群育心经典智慧父母4群
服务热线:
4008-520-137
工作时间:
6:00-21:00

官方微信扫一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