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贞明育心国学经典】《<诗经>漫谈之“果行育德”》(二)

[复制链接]
查看: 2767|回复: 0

73

主题

177

帖子

583

积分

贞明VIP用户

积分
583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9-7 21:17: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亲爱的贞明家人们,大家上午好!
我是来自山东盖海英,很高兴与大家如期相约在上午10点30分的贞明日课堂,感谢家人们的如约守候,感谢贞明经学院为大家打造的成长平台,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让我们每天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进步,在进步中提升,努力成为优秀的智慧父母。

开课前先请各位新老朋友注意学习群规,入群第一步,修改群名片,学习地址:http://www.zmyx137.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30  
非常感谢大家的配合!

我今天分享的是《<诗经>漫谈之“果行育德”》(二)。
一位哲人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统治者手里,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里,因为推动摇篮的手是推动世界的手。
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位老师的确非常重要,孩子以后的道路会不会走上歧途,会不会走偏,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母亲的教育方式,我们育心家人,大家认可吗?

我看很多的家人还是非常认可的。那我们就来拨开周朝的云雾,来看看这三位母亲是如何来教育自己的子女,我们也可以从中吸取一些经验来为我们所用。
第一位是太姜,就是文王的祖母,她的丈夫就是古公亶父,在《诗经》里有介绍。

太姜是一位非常贤惠的妻子,也是一位非常伟大的母亲,所以《国语》会说:齐、许、申、吕四国,皆姜姓也,四岳之后,太姜之家。太姜,太王之妃,王季之母。后面又说:太姜者,王季之母,有台氏之女。从这两条记载来看的话,太姜是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的千金小姐,是一位有台氏的公主,所以,在后来齐、许、申、吕四国的君王都会称她为姑太奶奶。

太姜这位女性在周国的发展史上起到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际上是进入了周国的政治核心的女性。

《烈女传》后面一句话就证明了这一点:大王谋事,迁徙,必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周朝大迁徙运动,这么重大的事情,因为大王亶父要与太姜商量筹划才会去做决定。

可见太姜在当时周朝统治内部的重要分量,而不是像其它的记载中她只是一个陪衬的角色。《诗经·大雅·绵》中就会有这样的记载,说: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

也就是说,古公亶父早晨赶着他的马,顺着西水岸,来到岐山(岐山是周民族发起的地方)下,和姜氏夫人来找地方安家。

为什么不说太姜会有这么重要的角色呢?我们知道中国的历史向来都是这样的传统,不会过多地把参政的权力分配给女性,在很多人的眼中,女性都是不值得留名的。

其实,这一点我们在学习《诗经》,结合历史的时候,看得非常明显。在《史记》中能够记载的女性绝对是在历史中有许多重大影响的女性,因此才会被司马迁留下蛛丝马迹的痕迹,所以,太姜的政治功绩就这样无情地给抹去了。

太姜主要的贡献当然是教育王子王季了,《史记》对她的评价非常简单,说她是贤妇人。

而《烈女传》说得具体一些:太姜:有色而贞顺,率导诸子,至于成童,靡有过失。这句话的分量很重,可以看出太姜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教育型的母亲,对孩子起到一个率导的作用。

率导不是简单的我们今天说到的粗暴的教育方式,首先我们自己要做好表率的作用,然后去循循善诱地引导孩子。

就像《老子》说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这与我们育心家人的教育理念也是很相似的,强化父母,淡化孩子,用这种春风化雨、滋润无声的这种教育方式来影响孩子,上行下效。

正如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我们会看到太姜的孩子王季,后来大有作为。

第二位就是太任,文王之母,她的丈夫就是季历,是古公亶父的第三个儿子。
如果按照古代帝王的继承制其实不应该由太姜的儿子,也就是王季继承父位的。我们曾经讲周朝历史的时候说到,王季(姬历)有两位哥哥:太伯和仲雍。他们的父亲发现姬昌(文王)有诗人气象,就想要很好地去栽培,但是按照当时氏族的传统,王位只能由嫡长子继承。

姬昌的父亲姬历排行老三,自然没有资格承嗣王位,这势必导致姬昌不能继承周家的天下。古公亶父既不愿违背氏族的规矩,又为自己不能按心意传位给孙子姬昌而终日忧闷,郁郁寡欢。太伯和仲雍知道了父亲的心事后,就主动避嫌。

姬历就光明正大地继承父位,之后儿子姬昌再继位就顺理成章了。这在历史上传为佳话,对王季的评价也非常好,说:公季修古公遗道,笃于行义,诸侯顺之。就说在他统治期间,周朝的公众形象非常好,不仅在内政上更上一层楼,外交上也是获得很多国家的支持。

《列女传》说大任天生非常稳重:大任之性,端一诚庄,惟德之行。《诗经·大雅·大明》: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乃及王季,维德之行。大任有身,生此文王。

《毛诗》:挚国中女曰大任,从殷商之畿内,嫁为妇於周于京,配王季,而与之共行仁义之德,同志意也。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的周国王子选择新娘,更加重视双方是否有共同的人生理想,而不仅仅是家世出生。

所以太任和丈夫一起做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事情,真的非常难能可贵。太任的主要功劳当然还是教育孩子,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看出太任比太姜做的更好,因为这个时候太任认识到胎教的重要性。

《列女传》:及其有娠,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能以胎教。太任就是以这样的标准来做的。

所以生下的孩子果然是端端正正,是大圣贤。当然除了胎教,少不了后天的教育。我们今天各种各样林林总总的教学方式,追本溯源会发现:中国的教育方式才是最久远的!

很多人学习西方的爱和自由,学习蒙特梭利,其实真正经得起时间沉淀的才是经典,所以我们真的不要怀其宝而迷其邦,更应该重视先贤的经典,学习古人的智慧。这里才能找到生活的经验,给到自已帮助和指导。

现在很多的育心妈妈非常幸运,因为接触育心经典后,有信心和勇气孕育二胎经典宝贝。有经典的熏陶滋养,我们的妈妈们性情越来越温顺柔和,所以很多的经典宝贝生出来都非常好带,让人非常羡慕。

但是一个人仅有胎教是不够的,文王之所以这么贤明,跟后天的教育也是分不开的。

《毛诗正义》:大任既嫁于周,今有身而怀孕矣。至终月而生文王。维此文王,既生长之后,小心而恭慎翼翼然,明事上天之道,既维恭慎而明事上天,述行此道,思得多福,其德不有所违。以此之故,受得四方之国来归附之。言文王有德,亦由于父母。就说孩子的品性好坏,关键在于父母的教育。孩子的人生之路跟父母的地基教育有非常大的关系。

讲完了大姜和大任,再来讲大姒。大姒是文王的妻子。文王的儿子是姬发,文王的名字是姬昌。文王的功德大家都知道,《易经》有文王的画像,首先是推演八卦,历史的记载都是公认的大圣贤。
文王选择妻子的标准,也是要与自己志同道合,与自己的政治理想,仁政方针相对应的。太姒是大禹后代的有莘氏之女,与文王的结合很富有浪漫色彩。

《诗经》:文王初载,天作之合。

《毛诗正义》:文王闻大姒之贤,则美之曰:大邦有子,女可以为妃。乃求昏。

传说大姒没有嫁文王之前,就非常了解民间的疾苦,并且会亲自慰问百姓。有病的吃药,挨饿的施济粮食,深受百姓的爱戴。文王知道后非常兴奋,世上这么有大爱的女子,品性和作为与自己的母亲很相似。

我们说儿子会从母亲的身上去寻找自己另一半的影子,文王就认定太姒是自己的贤内助,就向大姒求婚。文王对八卦非常精通,求婚前还给自己算了一卦。

《毛诗》:既使问名,还则卜之。又知大姒之贤,尊之如天之有女弟。一看八字非常合适,又志气相投,想想两人结合当然顺理成章。文王继位之后,太姒也就成为正妃,真是一桩非常美好的婚姻!

《烈女传》:及入,大姒思媚大姜、大任,旦夕勤劳,以进妇道。大姒号曰文母,文王治外,文母治内。可以看出中国的传统:男主外,女主内。任何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位默默奉献的女人。

他们的辛苦付出,为儿子姬发作好了一切充足的准备,为后来的伐纣铺平了所有的道路。武王眼光敏锐,在进攻伐纣的时候选择了一个最佳的时机,一举推翻商朝,并且确定了周王朝的统治地位,瞬间改变了历史,确定了自己在中国历史上不朽的地位。所以说激发一位优秀青年的成长过程,和他母亲的教育一定是分不开的,对吗?

通过三位母亲的教育方式,可以看出他们给到孩子的人生指引是非常重要的,不光是品德、知识、处事的哲学、治国的方略。因为有了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才有明君的相继出现。明君的出现对国家的稳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看完周朝三代的故事,相信听课的家人也会有很多的感想。虽然我们没有这样的位置,但是我们都有孩子,站在母亲的角度,我们都有教育好子女的责任。

《大学》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齐家的功劳真的是女性在做,事实上做好了修身,才有可能齐家,也才有后面的治国平天下,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逻辑关系。

好,由于时间关系,第三部分下次再分享。

让我们一起在贞明这所没有围墙的智慧父母大学,每天学习一点点,进步一点点,积小成高大。我们也期待更多智慧父母的加入,让我们一起育心,一起成长,一起进步,幸福快乐每一天!多学习,多正音,多努力,多付出!坚持读经,相约十年!我们一起努力!

整理:吴小英   初审:章红    终审:智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咨询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育心智慧父母群育心经典智慧父母4群
服务热线:
4008-520-137
工作时间:
6:00-21:00

官方微信扫一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