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贞明育心国学经典】《汲取经典智慧 做好言传身教》(上)

[复制链接]
查看: 2583|回复: 0

158

主题

417

帖子

1536

积分

贞明VIP用户

积分
153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3-6 11:07: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很高兴与大家如期相约在上午1030分的贞明日课堂,感谢家人们的如约守候,感谢贞明经学院为大家打造的成长平台,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让我们每天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进步,在进步中提升,努力成为优秀的智慧父母。
开课前先请各位新老朋友注意学习群规,入群第一步,修改群名片,学习地址:http://www.zm137.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30
非常感谢大家的配合!

今天我和家人们分享蒋大军老师的《汲取经典智慧 做好言传身教》(上)。

很高兴今天又有机会跟大家一起学习、交流孩子教育方面的话题。我跟大家交流过《当代家庭教育,最应该教育的是父母》的话题,就“为什么说当代家庭教育最应该教育的是父母?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当代父母?走进育心、走进贞明,做智慧型父母。”三个方面的问题跟大家谈了一些自己的粗浅思考和体会。

今天还是想继续跟大家探讨一下关于孩子教育方面的一些话题,进入育心学习的家人们都知道赖老师的《复印机说》,在那篇学说中,赖老师提出了“父母是原件,家庭是复印机,孩子是复印件。”的理论。要保证孩子这个复印件不出问题,我们做父母的这个原件以及家庭这台复印机首先就要保证没有问题。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中国从古至今历来都十分强调“言传身教”,而且强调“身教”要重于“言传”。我们从“孟母三迁”、梁启超培养9个儿女个个成才等故事中可以看出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是多么重要。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做好言传身教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一、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影响巨大。

谈到这个问题,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梁启超培养9个子女个个成才的例子。

我们都知道,梁启超先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他是广东新会人,是戊戌变法的领袖之一,他虽然只活了56岁,但是却取得了非常大的个人成就,给世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

我们上学时应该都学过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里面的“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至今仍然影响激励着青年人积极进取。

梁启超先生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他的9个子女在他的教育和影响下个个成才。

长子梁思成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1948年,梁思成以建筑学上的开拓式研究当选为当时民国政府的第一批中央研究院院士;

次子梁思永以考古学上的开拓式研究,同时当选为院士,后来他们兄弟二人又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其他的梁氏子女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也都各有建树。

长女梁思顺是诗词研究专家;三子梁思忠曾任国民党十九路军炮兵校官,在淞沪会战中表现突出;次女梁思庄是著名图书馆学家;四子梁思达长期从事经济学研究;

三女梁思懿从事社会活动;四女梁思宁受三姐影响,也投身抗战;五子梁思礼在梁启超去世那一年只有5岁,1993年,研究火箭控制系统的梁思礼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一门三院士,在中国是极为罕见的。

为什么梁启超先生的9个子女都能够个个成才呢?这与他的“言传身教”是分不开的。

梁启超先生不仅自己性格坚毅、刚强正直、治学严谨、勤奋刻苦,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突出成就,而且一生留下了2000多封信,其中有300多封是写给他的夫人和子女的,在信中他总是事无巨细地与孩子们沟通治学、生活、婚姻等等方面的问题。

梁启超先生的次子梁思永在年近九旬接受记者采访时还说到:“他还常常想起父亲,觉得他的父亲与孩子们之间,除父亲与子女之情外,还是知心的朋友。

孩子们提出不解的问题及个人前途的选择,这一切父亲均能逐个给以详尽地解答并予以鼓励。除了谈及这些之外,他更关注对子女们人格道德品质方面的培养,在这方面他更是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循循善诱。”

除了梁启超先生言传身教培养子女成才的例子之外,其实我们身边也有很多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本月初刚刚因病去世的中国工程院牛憨笨院士也是这方面的榜样。
牛院士是中国杰出的光电子学和超快诊断技术专家,原任我们深圳大学光电子学研究所所长、光电工程学院名誉院长。

牛院士为我们国家的国防科工等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牛院士生活简朴,但他却自2005年开始每年都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钱设立奖学金,专门奖励那些有志为国家的科研事业做出贡献的年轻学子。

牛院士对待科研和教学极为认真负责,他的两个子女在他的影响下也个个成才,儿子是香港科技大学的教授、女儿是西安交大的教授。

在育心也有很多这样的榜样。比如我们熟悉的赖老师,赖老师十年如一日的呕心沥血编撰经典教材、总结137累积法,不畏艰难、全身心地传播国学经典,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不懈奋斗的言行举止,深深影响和带动了他的女儿赖思佳,培养了赖思佳的优秀。

还有我们贞明的总指导师玉英老师,以及平台上的爱华老师、菊华老师、永娜老师、俪臻老师等等很多妈妈们,也正是因为她们的用心和言传身教,才培养和造就了她们孩子的优秀。

从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是多么大!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传身教直接影响孩子的人格成长和价值观的形成。

父母和孩子接触最早、最多、时间最长,因而是孩子学习的最直接、最具体的榜样,父母的一言一行,犹如一本没有文字的教科书,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孩子一出生,他心灵上那块土地是荒芜的,父母是这块土地上的第一个播种者,播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子。《三字经》中说:“子不教,父之过”,因此,为人父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可不能不慎重、不能不努力去做好啊!
二、汲取经典智慧,做好言传身教。

我们知道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十分大,那么,做父母的应该要怎样去做好“言传身教”?要给孩子树立一个什么样的榜样呢?

我们探究古今中外一些杰出人物父母的育儿之道,往往会发现,这些杰出人物的父母无论是有知识的,还是没有多少知识、甚至不识字的,他们都十分重视德育、重视对孩子人格品德的培养,往往会用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教给孩子做人做事的道理,培养孩子立身处世、自立自强的能力,打牢了孩子一辈子的根基。
前段时间,一则《“神童”17岁考进中科院却遭退学》的新闻撩拨起了国人的神经。新闻中的主人公魏永康两岁掌握1000多个汉字,四岁基本学完了初中阶段的课程,八岁进入县属重点中学读书,13岁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

但如此励志的故事却在2003年嘎然而止,像古代“伤仲永”一样,神童魏永康却没有在长大后依旧延续神奇,20037月,已经读了三年研究生的魏永康,连硕士学位都没有拿到,就被学校劝退了。

而魏永康走到如此境地的原因跟他母亲有很大的关系,他的母亲曾学梅从小就非常注意孩子的“智商”教育,而几乎完全忽视了对孩子的“情商”教育。

除了学习,家里的任何事情都不让孩子插手,挤牙膏、洗脸、洗澡、洗衣服等等都是家长的事,甚至为了让孩子在吃饭的时候不耽误看书,魏永康读高中的时候,曾学梅还亲自给他喂饭。

从小学到大学,曾学梅都是一路陪读,孩子的生活都是她一手包办。在曾学梅的意识里,她的儿子那么聪明,生活自理是很快就能学会的。

可是17岁的魏永康读研究生后在没有曾学梅陪读的情况下却完全失控了,他没有办法完全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生活上是一团糟,没有同学愿意跟他住同一个寝室,学习上经常一个人窝在寝室里看书,却忘了参加考试和写毕业论文这样重要的事,而没写毕业论文也就让他失去了继续攻读博士的机会。

更让人匪夷所思和寒心的是当曾学梅知道这个消息后,赶到中科院,指着中科院的大楼,让儿子跳楼,还指着旁边车水马龙的道路,让儿子去被车撞死。她对她儿子说:“这么好的条件不争气,你去死!”

当时看了这则新闻,不知大家的感受怎么样?

我当时的感受是一个伟大但又愚蠢的母亲带出了一个可怜的儿子,说曾学梅是伟大的,那是因为她为了孩子的成才完全放弃了自我,10多年的艰辛让人唏嘘不已!

说她愚蠢是因为她不明白终有一天她会老去、她的孩子不可能在他的庇护下生活一辈子。说魏永康可怜是因为他遇上了这样一位有些知识但却没文化的母亲,以至于生活能力的缺失让有高智商的他却很难融入社会。

相信很多人的感受跟我也差不多吧!现实中还有好多父母葬送孩子快乐、幸福甚至生命的例子,由于家庭教育方向的偏离,由于当前社会、学校教育重“智育”不重“德育”的畸形发展,导致学生跳楼自杀、北大学子弑母案、投毒案、马加爵案、药家鑫案等等悲剧的不时发生。

当我们反思这些悲剧发生的时候,当我们发现身边不少孩子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浮躁、自私、好逸恶劳、贪图享受、无法承受挫折等等问题的时候,不知大家是一个什么样的感受?

我们做父母的,是否要反思一下现在的教育,反思一下自己的言传身教?

我们的古人一直崇尚“先做人、后学艺”的教育理念,特别是家庭教育注重从孩子的根基抓起,帮助孩子打好做人的“地基”。我们都知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一个人也是如此,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学识越高,反而危害社会越大。
而做人的标准,我们的老祖宗在经典中早就给我们总结好了,那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也就是“八德”。一个人如果具备了这“八德”,不管他身处什么岗位,有没有多少学识,做出了多少成就,他都能成为一个正常的人、充满正能量的人、能享受人生幸福的人!
时间关系,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家人们的幸福陪伴!

让我们一起在贞明这所没有围墙的智慧父母大学,每天学习一点点,进步一点点,积小成高大。我们也期待更多智慧父母的加入,让我们一起育心,一起成长,一起进步,幸福快乐每一天!多学习,多正音,多努力,多付出!坚持读经,相约十年!我们一起努力!

整理:于建玲   初审:刘利    终审:晓雪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咨询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育心智慧父母群育心经典智慧父母4群
服务热线:
4008-520-137
工作时间:
6:00-21:00

官方微信扫一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