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挑战千篇 58
时间:2017年7月11日 星期二
题目:读《名人传》后感
《名人传》是爱人介绍给我看的,但一直没买来阅读。这次购书,见到它,毫不犹豫地下手购到手。
名著果然是名著,阅读起来比较烧脑,我只能一天几十页地慢慢地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对爱人说:“不知道是因为我这段时间身体比较疲累还是怎么回事,怎么阅读不一会儿就想打瞌睡,只好要么先躺着睡一会儿,要么起来活动驱走睡意。”
爱人回应我:“罗曼·罗兰小说特点被人们归纳为‘用音乐写小说’,是传记文学的创始人。你在阅读的过程中容易劳累,应该是你的身体原因。”
是的,今年来,也许是事情比较多,身体就显得较疲累,真不大适合看如此费脑的书,但仍旧在一本接着一本地读着,而且还是细细地慢读,这也是在锻练自己的意志力吧。而正是在这样挑战自己的意志力的过程中,让我收获颇多。
《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三篇传记,描写一个音乐家,一个雕塑家,一个小说家。他们虽然各自所处的领域不同,但是在人生艰苦困顿的征途上,他们为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而献出毕生精力。贝多芬用痛苦谱写的与命运抗争的音乐,为后人留下了享受不尽的精神食粮;米开朗基罗用一生的血泪创造出了不朽的杰作;托尔斯泰则在他的小说里描写了千万生命的渺小和伟大,他用他的作品向世界传播爱的种子。
读完《名人传》这本书,我感到名人不向命运与强权低头的精神是可以震撼到每个人的心灵。这本书里的名人,不是走遍天下无敌手的江湖豪杰,也不是功盖千秋的大伟人,罗曼·罗兰向我们展现出一个最真实的名人的一生,他们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他们坚持着自己的理想,用内在强大的生命力,勇敢地不断地与困难、与自己、与命运作斗争,从而使自己的作品流传千秋万代。
在所有的古典音乐中,爱人最喜欢听贝多芬的音乐;在所有的音乐家中,爱人也是最敬佩贝多芬的。他对我说,听他的乐曲,感觉这不是人可以创作出的,他甚至怀疑贝多芬是不是外星人附体,否则怎么可以创造出如此优美动听的乐曲。是啊,贝多芬出身贫寒,他很小就辍学;他的一生坎坷不平;在青年时期就开始耳聋了……对于一个以音乐为生命的人,还有什么比这更不幸的呢?谁又能想象他在漫长的酷刑中的心情和痛苦?上帝真是残忍,把最美的音乐赋予了贝多芬却剥夺了他欣赏音乐的权利。人们都在尽情享受他的音乐带来的欢愉的同时,他却必须独自忍受无声的折磨!而就是这个人,写出了那样多优美的乐曲,大部分都是他耳聋后创作的,而且往往是欢乐的乐曲,传播到人们内心的欢乐!他扼住了命运的喉咙,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苦斗的成果,是胜利的标志。
贝多芬的痛苦来自病痛的折磨,米开朗基罗的痛苦来自他充满矛盾的灵魂:他既无残疾,也不贫穷;他出身高贵,是佛罗伦萨的名门望族,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和艺术功底;但他的祖国多灾多难,外族入侵,人民被奴役,他的心血之作一次又一次被毁于战乱;他骄傲固执,目空一切,他在艺术上坚持自己的独立见解,甚至不惜和教皇闹翻,但他又软弱可笑,总是在关键时刻选择妥协投降,做出种种与他名誉不符的可笑举动;他的艺术天分惊人,雄心勃勃,创作出《大卫像》、《奴隶》、《摩西》等惊世杰作,但他又不得不为教皇奔波卖命,这个任务还没完成,又有新的任务在催促着他,因此他计划中最伟大的作品都半途而废;他一生都在超负荷的工作,同时还要为那些没完成作品忍受内心的谴责;到了老年,他已经成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后一位艺术大师,人们对他像对上帝一样敬重,无人敢于挑战他的权威,但他却越来越虔诚,在上帝面前惴惴不安…… 他的艺术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人文精神,在他的作品上让我们看到了人的理想,人的尊严,人的意志,看到了人与命运的抗争……
托尔斯泰的情况则完全不同,他是贵族出身,地位优越,衣食无忧;他身体健康,婚姻美满,有深爱的妻子儿女;他有很高的文学天赋,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好评如潮,他是巍然耸立的文学高峰……他是一个一般人看来什么也不缺的人,然而他的痛苦恰恰由此而生。他天性善良,悲天悯人,他为城市贫民的凄惨处境感到悲伤,为农民的生活贫困,精神麻木而痛苦,因自己物质富有,生活优裕而内疚,为自己不忍心摆脱家庭羁绊去过苦行生活而苦恼……总之,他的博爱精神使他不能忍受他人受苦受难,他渴望天下大同,人民昌盛,他希望所有人都能过上幸福安详的生活,所以他一生都在不断地为造福人类来体现自己生命的价值,这种矛盾的心路过程也充分体现在他的文学作品中。
优秀的传记不仅能鼓舞人,还能使人更深刻地认识世界,了解人生。人类的一切成就,都是自身创造的,而传记则是把那些伟大的创造天才的人生轨迹描绘出来。就象这本由罗曼·罗兰写的《名人传》一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