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挑战21天好习惯养成 第28天
读经时间:2017.08.07农历(闰)六月十六 星期一 晴
读经内容;《易经》
《诗经》
《少年儿童诗词启蒙》
读经人员:纪青 语晨(听)
读经方法:137累积法
读经周期:第36周第1天
今天是8月7号,星期一,农历六月十六。夏季的酷热虽还未消去,属于秋的气息却悄然进入人们的视野。立秋,不仅预示着炎热即将过去,也代表草木开始结果孕子。
晚上把语晨接回家,和她聊天,因为之前给她买了一本书,上面有十二生肖的图片,当我给她念到,子鼠,丑牛,寅虎的时候,她问我“妈妈,什么是子鼠,为什么叫是子鼠,丑牛是不是长得丑的牛?”这个问题真的把我问住了,因为我平常都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既然语晨问到了,我就要去查一查,我对语晨说“这个问题,妈妈也不知道,但是妈妈可以去查一查。”我去百度上搜索了一下,原来十二生肖和昼夜的十二个时辰是对应的,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所以生肖就对应的是这些时辰。那为什么会是按这个顺序排列的呢?有什么原因吗?我继续搜索。
夜深人静时是观天象的最佳时机,当繁星满天的时候,那就是子夜时分(二十三点至一点)。古人(天文学家或道家)仰望天空良久,忽然听得周围有细碎的声音,低头一看,原来是老鼠在活动。天长日久,古人发现鼠类出没频繁的时刻是子时。于是,子时便与鼠联系在一起,成了“子鼠”,并按一天的起始,排在属相的第一位,2、俗话说:“马无夜草不肥”,牛当然也是如此。农家以牛耕田,喂好牛是农家的大事。丑时(一点至三点),农家自会起身喂牛。牛与丑时联系在一起,便成了“丑牛”3
凌晨三点至五点,昼伏夜行的虎最凶猛,农家常常会在此时听到不远处传来虎啸声。于是,虎与寅时相联系,有了“寅虎”4
五点至七点,天亮了,兔子跑出窝,去吃带着露水的青草。于是,兔子与卯时相联系,便有了“卯兔5
七点至九点,是容易起雾的时刻。据说龙能腾云驾雾,大雾之中才会“神龙见尾不见首”。不过龙是传说中的动物,或者说是人用几种动物的“零件”拼凑起来的“人造动物”,在现实中看不到,只有大雾蒙蒙之中,人们才会产生龙的幻象。如此,龙才会在辰时的雾中“出现”。龙和辰时相联系,便有了“辰龙”6
九点至十一点,大雾散去,艳阳当空。体温不恒定的蛇从洞穴中爬出来晒太阳。无论有毒还是没有毒的蛇,都是可怕的,蛇最活跃的时刻,便是“巳时”。在造字时,“巳”被画成了一条蛇的象形。“巳蛇”,是天然地联系在一起的7
十一点至十三点,烈日当头。这“烈”,使人想到了人类“得力助手之一”的马。红鬃烈马是良驹,但它的性子就像午时的太阳一样火烈。马与午时相联系,就有了“午马”8
十三点至十五点,未时,骄阳已把草上的露珠晒干,可别忘了这正是放羊的好时光。于是,“未羊”应运而生9
十五点至十七点,申时,太阳偏西,或者雨过天晴,天气显得清爽起来。这时候,猴子最喜欢在树林里玩耍啼叫,人们听到了,记在心里,便把这一时刻与猴子联系在一起,于是有了“申猴”10
十七点至十九点,酉时,太阳快落山了,家养的鸡该回窝了;再不回窝,天一黑就会找不见。农妇着急了,四处呼唤着,轰鸡入窝。这吃饭喝酒的时刻,也与家鸡入窝相连,于是就有了“酉鸡”11
十九点至二十一点,戌时,人们在临睡之前要巡视一番;跟随他们的,是人类的另一个“助手”—狗。巡视的时刻与狗联系起来成为“戌狗”,恰到好处12
二十一点至二十三点,深夜可以听到肥猪拱槽的声音,主人很高兴。不过要想猪长得肥壮,还得起身为它添食。亥时,自然与猪相连,于是有了“亥猪”13
所以,表示十二时辰的十二个字与十二生肖相结合,便有了: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这十二个组合。
我把这些内容给语晨讲了一遍,语晨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一边看着书上十二生肖的图片一边念着子鼠丑牛,我自己也感觉学到了不少知识,中国的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十二这个数字真的是一个特别神奇的数字,这让我想到一年分为十二个月,一天又分为十二小时,这些数字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以前没有加入育心之前,很少去思考这些东西,现在学习了易经,知道了易经是写自然规律的,所以现在对这些自然规律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以后要更加的用心学习经典,去领悟里面的大智慧和生活的奥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