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妞就医记》
读经时间: 2017年8月18日 星期五 晴天
读经周期:第四十六周第六天
妈妈挑战100:《易经》第25-38 《老子》第25-36章 《孝经》第1-9 节
《大学》全文《中庸》第5节
宝贝读经:《易经》第23卦 《老子》第25-29章 《诗词启蒙》第7-8节
小妞咳嗽有十多天了,昨天清晨五点过一点,她从睡梦中咳醒了,一阵急促的咳嗽,还伴随着呕吐。前些天虽然咳嗽,经过用药、泡澡、蒸盐橙子吃等,确实好很多了,每天就早晨听到她咳嗽几声,慢慢的将药物等都停了,今天这一咳只好又去医院检查。
同济儿科急诊室,永远都是人满为患。今天下午五点左右挂的号,到晚上十点多才轮到我们。其实医生检查了下喉咙说有点红,听了下前胸后背,呼吸有点粗,但医生的结论是开药回家吃。只是我的心理因素影响,主动要求拍片检查。待我们拿到片子时,原检查的医生下班,换夜班医生了,只有她一个人当班。通过拍片结果判定炎症较重,需打针。我们也听从医生的指令去做皮试,第一次十五分钟后的结果是过敏,不能打。医生又开了另一种药,第二次十五分钟后的结果还是过敏,不能打。对于药盲的我来说,以前可以打,现在却不能打,难道是孩子生理变化了,增加了一些我的心理负担。当我抱着孩子在等待时,孩子爸拿了一张住院证过来,说是要去住院部预约床位,我心理开始腾腾的冒火了。按捺住心里的火气,我自己又去排了一轮队咨询医生,我可以理解夜间急诊人多,只有她一个人的忙碌,她说小妞已经肺炎了,这可跟做皮试前的说法不一致,当时说是有炎症,要打针消炎,并没有说已经肺炎了,我的疑惑还没问完,可是她居然不打算跟我详说就开始看下一位。我们这是花钱买气受。
在回家路上,看成着医生开的药,压根没给我开消炎药,我这一肚子的火,恨不得去投诉。因为我看不懂片子,也不太了解医学常识,从挂号到回家五六个小时,花了五百多元,居然重要的消炎药都没有,小妞左右手都做了皮试,真疼!心疼小妞,心疼钱,心疼我这一晚上的时间,更可恶的是我还是继续在忐忑中,深夜两点多钟才睡下。
今天我们挂号早一些,七点左右就开始看了,医生看了我们昨天做皮试过敏就让我们住院。我说你们住院部压根没床,预约还不知道要几天呢,能挂床位吗?医生说:不能,我是让你们去别的医院办住院,住院随时可以观察处理,不像门诊打完就回家,你不住院也应该是白天来。我才明白要求住院可能是怕过敏反应。
在这种被医生直接拒绝检查的情况下,我们又转到了协和儿科急诊,人真心少。医生看了下片子,我自顾自的介绍情况,医生说:你不要说这么多,病历上有,孩子发烧没?我告诉医生今天上午奶奶说发烧了用了冰冰贴,中午我回家的时候没烧。其实不止医生,我也怀疑孩子其实没烧。
我直接问医生有没有床位,医生说:你这还用住院吗?针都不要打.我说同济说让我们住院,孩子肺炎了。医生说:你到我这里来了就要听我的,不用住院,就算打针也就是在门诊打,先去做个手指血、皮试。不过护士姐姐说:不建议做,晚上就只有一种药,正是我们昨晚做的那种。我告诉护士说这些药两岁多时打得很多,不明白怎么就过敏了。护士姐姐说:这跟当时的身体状况相关。我们还是做了皮试,还没到时间我也看明白了,昨天是针眼一圈红红的,有疹子,今天一点都不红了,但最后结果还是不让打,皮试结果还是不太理想。护士姐姐说:你孩子过敏,就应该白天来打针,白天药的选择多一些,头胞不行还有青霉素,还可以有其他药物。同济晚上还有两种药选择,我们这就一种药。我才明白:我昨晚以为小妞两个手都做了皮试不能做了,事实是晚上的药物比白天少很多。我不清楚,可是那个可恶的医生也没有这样直白的告诉我,这要是重症,不就又浪费一天时间么。
医生看了血像和皮试结果,闷着头给我开药,我把同济开的药全部告诉他,他说:所有药停掉,吃我开的,六天的量,在家继续反雾化做着。我还是不放心的问,我说这孩子刚上幼儿园时总是细菌、病毒感染,最后也是肺炎。医生停下手上的动作说:孩子没发烧,血像也还好,打针虽然好得快,但能不打就不要打,你这就是最普通的支气管炎,按我说的去一楼拿药,上来我告诉你怎么吃。其实我本能也不愿意孩子打针,两岁多上幼儿园时的经历记忆犹新,那段时间输入到体内的抗生素不知道会不会随着这一两年没输液而慢慢淡化。
孩子生病,花钱是小事,那一次次的针扎进孩子手臂时那种锥心的疼痛,不仅是孩子感受到的,我也一样。大好的时光本来是我们亲子互动的时间,却都浪费在了医院。这样的经历让我想到赖老师全民皆医,如果我可以及早预防,如果可以判断孩子的身体状况,就可以将小毛病遏制,不至于求医,而医生真不是好医生,或许就算再好医德的医生也疲倦了,挂一个号等几小时看几分钟,医院也没有说多安排几个医生,这人均产能真不是普通企业可以比拟的。如果我有基础的医学常识, 不至于浮躁不淡定,也会少许多的折腾。
说起来都是痛,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难道总是受制于人、有求于人么?我还有四大医书,只有自己才能掌控自己,求人不如求己,努力跟着平台学习,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身体健康才是一切的根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