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经时间:2017年11月20日 星期一
读经周数:第89周第2天(总共624天)
读经内容:
《易经》屯卦第三、蒙卦第四(复习)
《黄帝内经》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
《孙子兵法》行军篇第九
《少年儿童诗词启蒙》121~130
读经人员:小敏
读经方法:147累积法
题目:“汇”起来吧!
今天下午三点是玉英老师的文字课,文字课能跟上大家的节奏,每次玉英老师带来如此精彩的课程,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玉英老师问大家第一个问题:有看过三国志或者三国演义的家人们请打137。我以前看过,但是忘得一清二楚了。有一些人物还是记得。
玉英老师第二个问题:好,那我问一下,三顾茅庐我们知道吗?我就记得是有诸葛亮,刘备,这两个人物,我总觉得自己学习的很容易忘了,看一遍过,今天听了玉英老师的课,自己感觉有找到了学习历史的劲头。
接下来,玉英老师分析诸葛亮:
玉英老师问大家:诸葛亮最大手笔的一次,大家感觉是什么呢?玉英老师答:最让我佩服的是隆中对。未出茅庐,已定天下三分。后续所有的战局,都只是隆中对计划的一部分而已。
玉英老师问:看到这里,大家觉得,什么最牛呢?答:思维最牛,思维为王!
玉英老师问:大家有没有去找找诸葛亮竟然有这么厉害的策略的原因呢?
在百度娘,诸葛亮的信息是通过这样几个渠道得到的:一,诸葛亮隐居的襄阳是一个四通八达的地方,又是荆州的首治所在地,消息本来就比较灵通;二、刘表统治下的荆州社会治安相对稳定,所以中原的许多知道分子纷纷来到这里,躲避战乱。这些人对时局相当了解,他们的到来也带来了外面的信息;三、诸葛亮在身边还有一个相对固定的交游网,这个网里有许多当世知名的大学者、大名士,他们也诸葛亮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正是因为诸葛亮有了这样多的信息来源,再加上他对这些信息加以分析,才使得他能够“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
玉英老师通过了一个诸葛亮的故事做了总结:
1.读书奠定了思维格局;
2.游走把握了当时的时局;
3.交友做到了知己知彼。
4.开悟规划了天下格局。
所以,诸葛亮应该是学,行,汇,明的结果。当然,学是学经。行是带着经典的思维去行走,去感受。汇就是大家的交流和碰撞。
玉英老师的引导对大家,很用心,感受到了满满的大爱,下半年在平台学习,经常和大家交流、碰撞,自己学到了很多,怪不得大家都很喜欢这里热闹的“家”,学习他人的经验,思考自己的人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扬长避短。
玉英老师跟我们说:我刚开始读道德经地47章的时候,读到不出户,知天下;一下子想到了: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诸葛亮。当是感觉,诸葛亮足不出户,还没有走出茅庐,就定了三分天下。所以我们学经典也是一样。我们学习经典的目的是什么?1.今天的有为,是为了将来的无为;2.今天读经典,是为了将来不读经典。3.今天行万里路,是为了将来可以足不出户。
我非常幸运的,明智选择了学习国学经典和进入贞明这个大家庭,在还没孩子前,提前学习了,让自己以后育儿路上少走一点弯路。一群人在这里学习,各有各的好,需要学习姐妹的好,在贞明这个大家庭,我不知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合适啊?一辈子跟对团队,想要掉队都难啊!我坚信着,每天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读经,听早课,写日记等,我觉得读经典这个事情,每天按时完成就好了,不需要大量读读……通过了今天的课程,深深浅浅明白,学习是自己的,用一双勤快的眼睛,一双勤快的小手,两只精灵的耳朵,听,看,动,这三者结合起来,让自己不断去成长吧!学习不要再有借口,每天学习一点,进步一点,以小积高大。
今天早上我翻阅以前自己写的日记,跟现在相比,自己一点一滴成长起来了,虽然有点慢,我真的为自己高兴了,特别这几个月来,马上2017年将要过去了,感觉自己每天的时间不够用呢,因为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这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今后还得继续努力,和大家“汇”起来!
非常感恩玉英老师的精彩课程,让我这小白菜,渐渐的成长了,努力和大家一起嘉之汇也!汇学,汇行,汇碰,会悟(明)!
我的日记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的倾听!感恩一切因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