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贞明之家--浙江张彩球和六六读经日记楼!

[复制链接]
楼主: 浙江张彩球

1

主题

83

帖子

328

积分

贞明VIP用户

积分
328
QQ
11#
 楼主| 发表于 2017-1-10 18:27:37 | 只看该作者
亲子读经第三周第一天    《对于小小的我来说,所有的“云”来自天上》
20150727读经人:六六、六六妈     读经内容:复习《易经》乾卦第一、 《孝经》01-11节、《成语接龙》第1-2节音频
                                                                                   读诵 《易经》坤卦第二、 《孝经》12-18节、《成语接龙》第3节音频



今天开始进入新的内容了,小家伙比较念旧,总喜欢读前面的内容,于是把前面的复习了一遍,进入了新的学习。
       也许母亲总是觉得自己的孩子很好吧,之前发现他不喜欢读成语。最喜欢读易经,我想着应该是易经里和前一节相同的字句出现比较多,可能宝宝会觉得简单些,而孝经相对句子也长起来了,和前面重复字句相对少些,成语是不是语感有点枯燥的原因孩子觉得不喜欢呢?
       今天 发现也不全是如此,今天从我下班回家开始,总发现他问这问那,都是跟这段时间读的经典内容有关的。今天雨后出现了带红色的彩云,问我:“妈妈,那是诗云吗?”我一时反应不过来,愣了下,怎么会有这么美好的想法呢?读了几天经典,不至于就这么有境界了吧?见我傻愣了会,他背了一句词:“《诗》云,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用时下流行的话说,我也是醉了。这么美丽的云,不是诗云是什么呀?老师明明告诉我云是来自天上的嘛。
      突然又问起了“孙康映雪 ”是什么意思,这个我词面上有点理解,但也不能乱说啊,我就老实告诉六六:“妈妈也不知道呢,我查一查。”六六眼睛笑成了一条缝:“妈妈也不知道啊……”大概小家伙觉得妈妈也跟他差不多吧,不知道的东西还蛮多的呢。
      我赶紧百度,原来是这样的一个典故,讲的是孙康小时候刻苦求学的故事,看了后转述给了六六。
      看来, 和孩子一起学习得更加努力呢。


孩子通过三年的学习,系统地学习了几十部国学经典。系统地精读100多本历史书及各类书籍1000多本,从目不识丁的小儿到识字超过成人水平,感谢孩子的努力和自己的陪伴,孩子是成人之师,孩子告诉我在学习上要做妈妈的“妈妈”,我真的是幸福无比。欢迎更多重视育儿的妈妈互相学习交流,微信号st4510955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3

帖子

328

积分

贞明VIP用户

积分
328
QQ
12#
 楼主| 发表于 2017-1-10 18:29:51 | 只看该作者
雷雨过后,又见六六心中的“云”,醉了,醉了
亲子读经第三周第二天:读经人:六六、六六妈
读诵 《易经》坤卦第二、 《孝经》12-18节、《成语接龙》第3节音频
  -----《大雅》云、《甫刑》云
       中午小憩,被一阵妖风炸雷惊醒,赶紧关窗闭户,惺忪之间发现朋友圈已被冰雹刷屏……
       六六小男子汉对雷公是非常敬畏的,赶紧躲了过来,夏天的天,孩子的脸,说变就变,来去匆匆,天空瞬间又放晴了。
       我开窗透气,六六在主卧房里大喊:“妈妈快来呀,我看到了。”“看到什么呀。”我不以为然。“您过来呀,妈妈,您看您看,这是不是‘大雅云’。”六六指着小区门口方向的天空,“啊……,”我嘴巴张得大大的没有合回来。他又指着正前方的天空,“妈妈,这个呢,是‘甫刑云’吗?”醉了醉了,我亲爱的宝贝完全出乎我的意料,读经典10来天的他,这样的表现绝非是对词句的误解,而是学以致用,将经典生活化了。四岁多一点点,住在七楼的他,除了进出,门一直是关着的(反思:妈妈带你出去的时间太少了,也没教会您认识、感知太多的事物,此刻妈妈心中真的好惭愧哦)。站在窗户边的你,看到更多的是天空,和马路上来往的车辆,所以你喜欢汽车是有道理的,你识字那么少,当然书上所有的云就是天空中飘着的云了,昨天说的火红的‘诗云’,今天说的明亮些的‘大雅云’,稍暗些的‘甫刑云’,妈妈不知道以后你还会把天空中的云取些什么可爱的名字,但至少现在这些云的名字,妈妈是没有听说过的,如果可以申请专利,那么妈妈就申请一个“命名专利”吧,那一定可以在发明人一栏写上你的名字:张博文。
      
       宝贝,妈妈为你骄傲,虽然你现在还小,还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比如脾气暴躁,胆小等等的小毛病,但妈妈相信,终有一天,您会变成勇敢的真正的男子汉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在教育引领的道路上,妈妈力求做好指导老师,做好引领的乾卦,相信您能如大地般厚实和顺,容载众多经典;同时妈妈会做好了解你、陪伴你成长的坤卦,期待有一天,你会如天道运行般刚健强劲,刚毅坚卓,发愤图强,奋发向上,永不停息。

孩子通过三年的学习,系统地学习了几十部国学经典。系统地精读100多本历史书及各类书籍1000多本,从目不识丁的小儿到识字超过成人水平,感谢孩子的努力和自己的陪伴,孩子是成人之师,孩子告诉我在学习上要做妈妈的“妈妈”,我真的是幸福无比。欢迎更多重视育儿的妈妈互相学习交流,微信号st4510955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3

帖子

328

积分

贞明VIP用户

积分
328
QQ
13#
 楼主| 发表于 2017-1-10 18:33: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浙江张彩球 于 2017-1-10 18:35 编辑

20150730亲子读经第三周第三天     《累积的力量》
读经人:六六、六六妈
读诵 《易经》坤卦第二、 《孝经》12-18节、《成语接龙》第3节
在六六的逼迫下还读了《易经》屯卦第三、蒙卦第四
       吃完晚饭坐下来,浏览育心群的聊天记录,看大家在讨论小孩子学习的问题,我也说了些自己的想法,从女儿身上看到从小学习养成学习习惯的益处。没想到儿子跑过来,以为是一天没见到妈妈了,来粘我的。 没想到他也看我屏幕上在写什么,一看到他熟悉的字,就发问:“妈妈,为什么这里也有《甫刑》云?”真是想不到,这么一大段文字里,他一眼就找出了这几个字!       这下彻底改变了我原来以为他只是凭记忆字的位置、用手指头数着字,凭记忆指读经典的想法(这也是我几十年来一直对孩子幼小时记忆认字的想当然的先入为主的理解),加上这几天他没有拿着书的时候,偶尔也会背上一段《易经》、《孝经》里的片断,真的是很让我吃惊。如果孩子在经典读诵的时候指着读,说他是看图画一样地凭记忆样子认字,那他在凭空的一段文字里能迅速地指认出来又说明了什么呢?只能感叹每天读经137累积法的神奇力量了!如果是按照传统的方法教孩子认字,除了教四岁的孩子认和生活相关字或者动物、称谓等等,怎么也不会想到教孩子去认 《甫刑》云、《大雅》云、《诗》云……这样的字了吧?至少我可能会局限于传统的这种行为习惯。
7月初请经典前还想起了之前的听读机效果不好,想起女儿小时候识字量带来的益处,怎么样先引导孩子认字呢,刚好表姐送来了《青蛙弗洛格的成长故事》,六六偶尔对几个认识的字有兴趣,我还想着是边讲故事边教他识字,但先教育简单的字还是拼音呢?小时候拼音又没学好,不行吧,也不现实。于是找了个小本本写了些简单的字……他平时感兴趣的“中国工商银行、消防车、警告、公安、水火……”之类的,但苦思冥想,也没想出几个他认识的或者有兴趣的字来,几天下来我和六六两人对这套书的兴趣锐减了。识字的意乐不强,我教的意乐也是没有了。
        所幸及时看到了赖老师在大易社网的视频分享 ,对于教育的化费,孩子也好,大人也是,只要自己稍微努力点可以做到的,我是毫不犹豫的。这半个月来的惊喜,也证明了这点小小的化费是值得的。当然也感恩女儿幼时读书的受益给了我下决心的动力,不然还是可能会因为这是一笔不少的化费而有所犹豫的。
      半个月下来,孩子读书习惯的养成,和在电脑上看汽车视频习惯的改变,让我深深感受到了经典的力量,137累积法真的就像神话一样,如果不是亲身体验,看别人的文字也会觉得只是故事而已。这几天“云的故事”让我在时常惊叹于六六的丰富想象力、造能力中,昨天的申请专利一说绝不过分。相信朋友们看了也会觉得是可歌可叹吧!
       每 天陪着孩子一起成长真的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有的人说经典那么难,孩子乍么能懂?其实孩子生而神灵,他们有比我们更强的观察力,他们的想象力也比我们丰富得多,六六读经虽然只有短短的半个月时间,却不断给我惊喜,时常感动于他的所做所为。感叹累积法的神奇,每天二十分三十分钟,无为而为地改变了孩子的思维。




孩子通过三年的学习,系统地学习了几十部国学经典。系统地精读100多本历史书及各类书籍1000多本,从目不识丁的小儿到识字超过成人水平,感谢孩子的努力和自己的陪伴,孩子是成人之师,孩子告诉我在学习上要做妈妈的“妈妈”,我真的是幸福无比。欢迎更多重视育儿的妈妈互相学习交流,微信号st4510955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3

帖子

328

积分

贞明VIP用户

积分
328
QQ
14#
 楼主| 发表于 2017-1-10 18:37:14 | 只看该作者
20150731亲子读经第三周第四天
读经人:六六、六六妈,内容 《易经》坤卦第二、 《孝经》12-18节、《成语接龙》第3节

什么都可以放假,唯独学习不行。
孩子通过读经典思维能力和志气都得到了提高和生养,我们大人都自愧不如。
难怪赖老师说孩子越小接触经典受益越大,也是这段时间个人的深切体会。


昨晚六六快到二点才睡,又想起幼儿园老师吓唬他的事情。告诉我李老师有一次上手工课时说:小朋友们,不要说话,不要唱歌,不然剪刀会飞的。也可能是小孩理解有错,但剪刀在空中飞的情景深深印在孩子的心中了,孩子胆子是越变越小。
昨晚把家里的剪刀都送人了才肯睡觉,还要我打电话给李老师。在午夜12点多的时候我无奈打给了妹妹,
打电话改亲情号码为长号,不然六六会看出来的呢。
六六亲自听见了才睡觉,妹妹睡意朦胧中还真像李老师的声音。
孩子特别纯真善良,我们说的每句话他都会记在心里。尤其是老师,说的每一句话都要意,一不小心就可能给孩子造成了极大的心理伤害。

孩子通过三年的学习,系统地学习了几十部国学经典。系统地精读100多本历史书及各类书籍1000多本,从目不识丁的小儿到识字超过成人水平,感谢孩子的努力和自己的陪伴,孩子是成人之师,孩子告诉我在学习上要做妈妈的“妈妈”,我真的是幸福无比。欢迎更多重视育儿的妈妈互相学习交流,微信号st4510955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3

帖子

328

积分

贞明VIP用户

积分
328
QQ
15#
 楼主| 发表于 2017-1-10 20:47:04 | 只看该作者
亲子读经第三周第五天《热火终于朝天了》

读经人:六六、六六妈,内容 《易经》坤卦第二、 《孝经》12-18节、《成语接龙》第3节
       今天和同学分享了读经故事,其实之前担心孩子不接受每天读经的担心是多余的,可能最难突破的是自己,尤其是自己对所学经典的理解。孩子的求知欲特别强,诗经过程中会有很多疑问,开始可能您随便打发下就行了(比如:你好好读,以后读多了就知道了,明白了之类的话,我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六六说:妈妈,你怎么都这样说啊),但随着读经时间的推移及孩子知识的累积他不会满足您千篇一律的回答,而我们更是预料不到孩子会问我们什么样的问题,孩子是不会按照我们所谓的规律和习惯出牌的。
       开始几天读经时,遇到孩子突然的发问,我都让他好好读,后来的几天,我越是说让他好好读,他越问,一定要明白,我不懂的就老实告诉六六,妈妈查一下啊,就和六六一起查了。遇到这样的情况后,我就在开始读新的经文前自己先过一遍,不明白的预先自己先百度理解。

       但孩子可不会老老实实地您让读什么就什么,很多时候六六说要往下读,读乾卦第一部分时还好,第二部分结束时,下面是坤卦,咦,他觉得这个坤卦的符号不一样了,应该是孩子天性好玩的心理吧,就问为什么不一样,我解释后,六六还要求往下读,当然是遇到了新的问题,大多的问题还是孩子视角触及的东西,这些都好回答。对突击往下读,突击的经典里的内容,我就只好百度了。

       这几天六六似乎对这些书有些感兴趣了,兴趣点来自:后面的书里有他认识的字,有他前面读到过的词句,令他不解的是,为什么这些前面的字词句会在后面出现呢?更奇怪的是那些字还会在路上出现,甚至今天去绿色超市(绿色农产品超市,门面装修一处绿,六六叫它绿色超市,家旁边的永乐江超市装修一片红,六六叫它红色超市)时,路过实验小学附近时,看到一家新开的超市,叫“易优选”,六六是太兴奋了,妈妈,这个易怎么在这里了呀!

      晚上读完经典后,六六还是要求看一个汽车的视频,其实这个“玩具汽车演示真实消防现场”的视频已看了不下10次了,可能也只是限于他感官的满足吧,只喜欢于汽车这种灵动的画面,画面中有油罐车起火从小到大的画面,突然六六说:“妈妈,热火怎么没有朝天啊?”有点小惊讶,以前看的时候没这样说过。过会,火势大起来了,六六激动起来:“妈妈,热火终于朝天了!”热火朝天,来自经典系列的《成语接龙》,六六慢慢把经典应用在感知到的生活中了,对他来说,也是一种进步吧,虽然,他的理解还只是局限于成语的表面意思。

      “ 育人先育己 ,育己先育心,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育心经典的教育理念太赞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自己首先要提前学习,快于孩子学习,孩子的学习力是强于父母数以倍计的,如果自己都不好好学习,如何做好榜样呢?
孩子通过三年的学习,系统地学习了几十部国学经典。系统地精读100多本历史书及各类书籍1000多本,从目不识丁的小儿到识字超过成人水平,感谢孩子的努力和自己的陪伴,孩子是成人之师,孩子告诉我在学习上要做妈妈的“妈妈”,我真的是幸福无比。欢迎更多重视育儿的妈妈互相学习交流,微信号st4510955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3

帖子

328

积分

贞明VIP用户

积分
328
QQ
16#
 楼主| 发表于 2017-1-10 20:49:47 | 只看该作者
20150802亲子读经第三周第七天《不专心的妈妈》

  读经人:六六、六六妈,内容 《易经》乾卦第一、坤卦第二、 《孝经》1-18节、《成语接龙》第3节
       今天结束后,就是第三周圆满了,每天都可以看到六六细微的进步,今天,我打算用不翻页,故意读错等来考考他是否用心读经。
       没想到的是,次次读错都被他纠正,结果发现这样的试探很影响进度和时间呢,读错了难免被他批评,还学着妈妈的口吻,当然我也和他平时一样低调地承认错误。


       不翻页也是,前面几次六六是手忙脚乱地用小手翻着,好不容易翻过来者经他提示帮忙一起翻过来,因为音频的时间过了,就要求我从这页的开始第一个字重新来过。到后面的时候,在读到本页的最后一字时,就直接叫“停”了,并且用眼睛示意我翻页,到后面不耐烦了,就嚷嚷:“妈妈,你怎么不专心啊。”真是惭愧啊,六六批评得有道理:这妈妈今天是怎么啦,不是读错、就是到了该翻页也不知道。


        看来六六是用心认真读书的,他已经慢慢适应:有时有点累不指读,也能迅速找到在读的字句,他的眼睛是跟着字在移动的。话说回来,育心的书纸质特别好,比一般的纸张厚实,所以不好翻一点,我翻的时候,翻了一页都要看下页码,一页总感觉像是翻过了二页似的。整个过程看来六六还是很用心的,真是低估六六了。

孩子通过三年的学习,系统地学习了几十部国学经典。系统地精读100多本历史书及各类书籍1000多本,从目不识丁的小儿到识字超过成人水平,感谢孩子的努力和自己的陪伴,孩子是成人之师,孩子告诉我在学习上要做妈妈的“妈妈”,我真的是幸福无比。欢迎更多重视育儿的妈妈互相学习交流,微信号st4510955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3

帖子

328

积分

贞明VIP用户

积分
328
QQ
17#
 楼主| 发表于 2017-1-10 20:55: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浙江张彩球 于 2017-1-10 20:56 编辑

20150806亲子读经第四周第一天----《妈妈,我真的不想读了》
复习周:读经人:六六、六六妈,内容 《易经》乾卦第一、坤卦第二、 《孝经》1-18节、《成语接龙》第1-3节
       本周是复习周,复习计划是:周一周二复习第一周读经内容;周三、四复习第二周读经内容;周五、六、日复习第三周内容。

但如想象中一样,复习很难按计划进行,最近我试着让六六不跟音频读,但六六似乎是前三周惯性的作用,说一定喜欢眼着音乐(他称音频为音乐)读,还有六六读一本书的时候喜欢一直读下去 ,第一次就把《易经》前三周的内容都读完了。今天白天上班,早上出门时六六还没醒,晚上回来也不早,所以就想着继续读,读完《孝经》庶人章第六时,六六迅速拿起成语接龙! 平时我会把本子翻好放在旁边,因为音频是排列好的,手动作肯定是跟不上声音的,所以平时做这个动作表现出很快速的状态。没想到我这个换本子的动作深深印在六六的意识中了,动作也学得极像。
       今天六六状态似乎也不是特别好,读完《孝经》到《成语接龙》环节时,就表示不读了,要求玩一会汽车,我劝说了一会,无效,就尊重他的要求我说,那你玩好汽车还读吗?六六说,不读了。我利诱:你如果玩好再读就可以再玩呀,您真的确定玩一会就不玩了吗?还是玩好了再读一会可以长时间地玩呢?六六牵强地笑笑:妈妈,我真的不想读了。
        在确定了六六理解我的意思后,我也就不勉强了,这可能也算是小小的厌学心理吧。这么小的孩子,能在开心中学习还是很重要的。目前来说,玩还是他最重要的生活内容。

        不知道什么时候,他拿了爸爸的手机,看得差不多了,开始指责(这种口气只能用指责来表达)爸爸:爸爸,您怎么搞得,不是说过小孩子不能玩手机的吗?您怎么又把手机给我了呢?赶紧拿回去吧!


        听到这突如其来的“指责”,有点小震惊,我赶紧跑到客厅,询问原由,爸爸说,虽然记不清了,但可以肯定的是,手机不是自己主动给六六的。嘿嘿,我只能是不好说了,也许爸爸是为了自己安心看电脑上的足球赛主动给六六也不一定,不然六六能这么“委屈”吗?


       手机已还回,据说是没电了。六六看到我过去:“妈妈,把爸爸赶走吧,都不听话。”我说:“那没有爸爸了没人保护我了,你也没有爸爸怎么办?”


       “我保护您,妈妈,我已经长大了。”六六很果断。


       “好吧,那你先去给妈妈买些菜回来吧,买件新衣服也行,或者做点爸爸能做的事情给我看看。”


      啊……,六六不好意思地看着我,笑得很诡异。看来六六理解的保护跟我们大人可不一样的哦。



369105874d930ba572.png (473.01 KB, 下载次数: 125)

369105874d930ba572.png

837605874d92598021.png (473.01 KB, 下载次数: 134)

837605874d92598021.png
孩子通过三年的学习,系统地学习了几十部国学经典。系统地精读100多本历史书及各类书籍1000多本,从目不识丁的小儿到识字超过成人水平,感谢孩子的努力和自己的陪伴,孩子是成人之师,孩子告诉我在学习上要做妈妈的“妈妈”,我真的是幸福无比。欢迎更多重视育儿的妈妈互相学习交流,微信号st4510955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3

帖子

328

积分

贞明VIP用户

积分
328
QQ
18#
 楼主| 发表于 2017-1-10 20:58:44 | 只看该作者
2015.08.04亲子读经第四周第二天《(坤卦)之美》

                                                                                                                                    
复习周:读经人:六六、六六妈,内容 《易经》乾卦第一、坤卦第二、 《孝经》1-18节、《成语接龙》第1-3节

今天补听了玉英老师的能量早课:
用六(坤卦)之美
    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科?承天而时兴!
——孔子在文言上说:坤卦是最柔顺的了。但她如果行动起来也是很坚定有力的。她是那样安详稳重,有德行,守规矩,做事做人从来都是有章法而不乱行为。她作为乾卦的坚强后盾,依从乾卦的指引,坚守着自己的本分。她包容万物,并帮助他们成长壮大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她是伟大的坤卦,她的原则就是顺应天道吗?不仅仅是顺应这么简单,她还是乾卦的坚强后盾,她是乾卦的贤内助,她会在适当的时候,帮助乾卦,一同成乾坤的伟大事业。
    坤卦的柔、静之美之美:是一位贤淑美丽的女子。

    玉英老师总能把我们认为极深奥难懂的经典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是真才女!

    说到以前看的电视《还珠格格》中:尔康说紫薇:她是一座无穷无尽的宝藏。形象地让我们懂得应该做什么样的女子,什么样的母亲--知书达礼,经典信手拈来,做好孩子的榜样,行好坤位,如果哪天也被在家中行“乾”位的丈夫如是夸为宝藏就算行好了坤位。

中国一直有官本位的思想,白娘子,为儿子取的是仕林,媳妇是碧莲……(优秀的人何时何地都在思考啊,看电视也是结合经典思考的)

    柔是外表平和及处事时外在表现。师母和思佳一直在笑,但身上有一种无可言语的力量。

    要求孩子读经典很好,尤其是137无为而为的读经典很好。

    家里当时装防盗网时,老公说别人都没有装,我说别用别人来说事,就算全世界人都走了,我也要在这里好好的,就算全世界的人必须走,我也要做最后一个,别人的孩子出现问题了,我肯定不会跟着犯同样的错误。如果连安全都不管了,人生是由什么支撑呢,是由生命健康支撑的,人身是无价的。是聪明的境界高还是智慧的境界高呢?我们的目标是把孩子培养成有智慧的人。如果智慧是在山顶,聪明最多是在半山腰,聪明的聪字是先用耳朵听,再用眼睛看,口在中间,是藏起来的,在心上。有些人会在群里问137累积法好不好,育心经典好不好?如果没有用心,这个咨询问是盲问,没有心,这个聪明是不是真聪明,所以我们要用心去感受。用耳朵听,用眼睛看,有心去感受,用心去思考。其实您问到的没有多大的意义,只有用心去感受,感受到了,您觉得适合就留在这里,如果盲目地问是没有意义,因为得到的是一边倒的答案,大家都是育心人,得到的答案自然是一样的。(这得多大的底气和心量啊,同比起其它的教育吧,都是拉人都来不及,玉英老师却肯坦然置之,当然除了底气,相信更多的力量来自“育心经典教育”和137累积法本身的优秀,正应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优秀的东西经得住实践的检验。)


孩子通过三年的学习,系统地学习了几十部国学经典。系统地精读100多本历史书及各类书籍1000多本,从目不识丁的小儿到识字超过成人水平,感谢孩子的努力和自己的陪伴,孩子是成人之师,孩子告诉我在学习上要做妈妈的“妈妈”,我真的是幸福无比。欢迎更多重视育儿的妈妈互相学习交流,微信号st4510955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3

帖子

328

积分

贞明VIP用户

积分
328
QQ
19#
 楼主| 发表于 2017-1-10 21:01:37 | 只看该作者
2015.08.05亲子读经第四周第三天
                                                                                                      
复习周:读经人:六六、六六妈,内容 《易经》坤卦第二、 《孝经》7-12节、《成语接龙》第2节
       今天一大早,六六就问我:“妈妈,‘六二之dong’是什么意思?”因为前面他跟我说到了‘初六:履霜,坚冰至。’之类的话题,我竟然冒失地以为是‘六二之冻’,然后稀里糊涂地根据自己的理解解释了。其实六六还凭他自己的理解问了我,六二为什么会动,而我却自以为是地将前面的‘冰’结合起来理解说的是‘冻’。后来突然醒悟,对六六说:“妈妈记得没有‘六二之冻’啊,你是不是记错了?”六六赶紧跑去把书翻出来,果然在口袋书的第12页……,无地自容,竟然不如不识字的六六!究其根源,还是没有空杯的心啊,自己不确定的情况下,第一时间就应该让六六翻书,根据原文还不懂的情况下,就应该上网搜索词义或者向老师请教。
       因为儿子,今天又成长了一点点,感恩一切!



孩子通过三年的学习,系统地学习了几十部国学经典。系统地精读100多本历史书及各类书籍1000多本,从目不识丁的小儿到识字超过成人水平,感谢孩子的努力和自己的陪伴,孩子是成人之师,孩子告诉我在学习上要做妈妈的“妈妈”,我真的是幸福无比。欢迎更多重视育儿的妈妈互相学习交流,微信号st4510955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3

帖子

328

积分

贞明VIP用户

积分
328
QQ
20#
 楼主| 发表于 2017-1-10 21:03:51 | 只看该作者
亲子读经第五周(补记)----学校放假,家庭教育不放假


读经人:六六、六六妈,读经内容:《易经》屯卦第三、蒙卦第四、需卦第五、讼卦第六,《笠翁对韵》一东、二冬、三江,《成语接龙》三、四    。
本周是工作最忙的周,一直没有写日记,但亲子读经一直在坚持,算是补个周记吧。
周一女儿回家,最兴奋的自然是六六,早几天就开始天天唱念了。
周二玉英老师高能量早课,百听不厌。
周三六六告诉我,家里的吊兰开花了,还说昨天开过一朵了,感动于六六的细心,除了那几盆开花时很香的兰花,那么小的花,我是很少去注意了。
周四姐姐突然想起周五有集体参观企业的实习活动,说明天就要回校,六六紧张了一天,不时地问:姐姐,明天我起来还能看到您吗?可怜的六六太害怕寂寞了。
周五和六六一起去车站送女儿回杭州,六六是恋恋不舍,一直跟着车跑,从车站车出发,到几个红绿灯都能快速地在车站内跑出看着车走,也许六六还是希望车能开回来吧,直到车离开视线。大概过了几分钟,杭州回仙居的车牌号浙A6-8506跟姐姐坐的车8516颜色全部一样,六六兴奋地跳起来:姐姐回来了!我也一惊,但仔细看就差了一个数字,可见六六想念姐姐的心情之迫切!
周六说服了六六周日出去玩。
周日丽水冒险岛水世界游玩。
接下去两个分享:
第一部分分享王俪臻老师对何琰老师早课的感想,
第二部分是玉英老师开讲的精彩课程《大学》第一讲---此处最精彩,留在日记里方便随时学习,期望能温故而知新。

第一部分                                                                                            
最好的养生从早起开始,
最快速的提升从学习开始!
工作放假,成长不放假!
学校放假,家庭教育不放假!
特别感动,今天是周末,很多人都去休息了,但是我们的父母们还在这里分享日记,分享孩子的成长点滴,分享自己的收获,分享内心的感悟,真的是特别的让人感动!
好,谢谢大家!我分享一下我今天早上听何老师的课程的感受。
感动之一,何老师的声音特别的柔和,淡定,充满母性的柔和和光芒。

何老师时时刻刻在调整自己,放空自己,用一颗谦卑的心,面对学习和面对自己的成长。
这是很多人很难做到的,因为这个社会的浮躁。
感动之二,何老师的语言很很朴实,ppt很简单,但是蕴含了很多育儿方面很多人做不到的一些深刻的道理。

养育孩子,
前半生用心,后半生省心;
前半生省心,后半生伤心。
这也是我在我孩子7岁之前,犯的错误。
前天写下那往篇日记
希望大家以我为鉴,不要再走弯路。
因为孩子的成长,不可以重来,也没有机会重来。
教育是缓慢的,而成长是终生的。
我们父母需要做的,就是不断的调整自己,放低自己,终身学习。
我本温柔,是因为生活的压力,生存的压力。
女人是弱者,母亲是强者!
当我们明白了自己的工作和孩子的教育,孰轻孰重的时候,就知道了我们的方向和职责。
感动之三,何老师在读经典的前期,也是遇到很多问题,但是何老师能够不断地请教别人,私聊小窗口。
没有放弃对孩子继续经典教育,也没有埋怨,不断地去调整自己,向别人请教。
所以说,经典有没有用,不是经典本身的问题,而是读经典的人的问题。
国学经典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是经过5000年历史长河的大浪淘沙。逐步筛选出来的的宝贵典籍,是古代圣贤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蕴含了强大的道德能量和人生智慧,让孩子从小养正养志打下坚实的人生基础,构建大格局的人才。已被5000年的历史证明!
被美国,韩国,日本,周边国家不断的在学习中国的经典精髓。
所以说经典的作用,有没有?不用再去耽误时间,浪费时间再去求证了。
最重要的是,我们父母要知道方法,知道改变,知道调整自己。
在父母进步的过程中。孩子也感受到了,孩子也成长了取得更大的进步了,而且,在户外读书会中,孩子也开始承担。
请到教材,只是第一步。
当我们能够利用我们的平台,不断的去吸取知识和营养。丰富自己,累积托举孩子的力量。
这个时候,我们强大了,我们的孩子进步了!
感动之四: “爸爸是打着我哭,妈妈是说得我哭。”
教育孩子是需要方法的,再次感受到何老师对孩子的用心和智慧。
十几年的工作经历,让我惊叹育心贞明这个强大的能量平台。
那也有人说,教育孩子我为什么非要用经典教育呢?
是的,教育孩子有很多方法和平台。
现在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兴趣班,育儿讲座,大家也可以去听一下。
兴趣班很好,就像我们一棵树的树叶。
如果这个树,有扎深的根,有树干。我们的枝叶会不会更茂盛?更持久,更漂亮?国学经典,养心,养正,养根,养德。大家自己用心去体悟。
一个人最难能可贵的就是坚持。坚持早起,坚持早起学习,坚持早起听课。
请问我们过往的经历中,我们有没有一种坚持的习惯?哪怕是一种。
在这里,我们收获了早起,收获了早起学习,明白了原来家庭教育是最最重要的!父母的成长是最最重要的!
以上都是我发自肺腑的一些育儿和生活感言。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因为收获,所以分享!

因为坚持,所以成长。
工作放假,成长不放假;

学校放假,家庭教育不放假!
第二部分
2015-8-10《大学》第一讲
王玉英
(陈冬梅整理、编辑      费秀庆审核)

从今天开始,咱们在这里开始系统学习《大学》。
那么多部经典,为什么要在此先开始系统学习大学呢?大家有思考过吗?
除了《易根》外,为什么我们要先学习《大学》呢?
大学,顾名思义,是大人之学,也就是长大成人后都必须具备的基本学问。
既然是长大成人后的基本学问,那么曾经断层了的咱们要不要把她补上?
所以,《大学》中的要求,是我们每个人成为一个人的基本要求。为此,每个人都要学习大学哈!
那么《大学》的根本是什么呢?
大学的根本,当然是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是什么呢?
“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对于这段话,我稍微解释一下吧!
也就是说,想让大家通过学习《大学》,明白基本的、可以把我们带向光明的道德,能够让我们和大家相亲相爱、其乐融融,能够让我们止于至善!
“在明明德”,而不是“在明德”。
别看一“明”之差,意义却大不相同。
第一个“明”是“明白”,第二个“明”是“光明”。
我们生活中需要找的是“明师”,而不是随随便便一个老师。
我们要找的是光明的未来,而不是随随便便的未来。
我们要做的是“明父母”,而不是随随便便的一个父母。
今天,通过明明德,大家认识到我们作为父母,需要有一个定语了吗?
我们是一个简单的父母吗?
不是的,要做就做“明父母”!
那么,“明明德”以后呢?
明白了,明经了,我们要干嘛呢?
呵呵,应该大家都知道哈!
是的,行动!
所以,我们要开始亲民。

人是社会中的动物,我们的孩子也不例外。
离开人,我们能幸福吗?
当然不能。
所以,我们不但成为明父母,还要成为明邻居,明朋友,明人!
明人便是亲民!
让大家都被点亮,都被点明,是不是亲民呢?
所以,“亲民”二字很好。
很多人可能觉得“亲民”就是走进人民。
其实,想要真正的幸福,只是简单地走进还是不够的。没有共同的认识,我们能算真正的亲民吗?
比如说,我们想有一班要好的朋友。但是因为每个人的观念都不同,到一起说话,说不了三两句便感觉磨合不到一起。
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呢?
您玩手机,我看电视!
这样,虽然人在一起,却是貌合神离,彼此能亲近吗?

在这里,我们是什么呢?
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是不是?
我们彼此亲近吗?
这种感觉是不是特别好?!

一说玉英老师要讲课了,哗哗大家全来了,大家知道我的感觉吗?
感动,温馨,幸福,感恩……所有能用来表达舒适的词语,都不足以表达我此刻的心情。
所以,特别感恩大家!感恩亲爱的家人们!
这种感觉这么美好,真是不忍心打破啊!
真想时间停留在这一刻。
我们想象的“停留”,便是“止”!
停留在最美好的感觉上,便是“止于至善”!
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感恩亲爱的兄弟姐妹们!

要想拥有“至善”,需要什么呢?
需要“玄德”。
感恩大家,我的成长,都是大家带来的!

今天中午我正准备午休,群里有个家长说,他是:学而不厌,厌而不学。
这让我想到了《道德经》里的一句话: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刘备的字即“玄德”!

要让这种美好的感觉不止,需要我们的玄德。
需要我们让这种感觉不断生发,而不是据为己有!

很多人想收获美好的爱情,就把对方看成自己的私有产品。
很多人为了收获作为母亲的幸福和骄傲,竟然把孩子作为自己的附属品,把自己的思想意识强加到孩子的身上!
这是“生而不有”吗?

当时读经典,我想让我们的孩子幸福,想让我自己幸福!
如果是把我学到的东西据为己有,不分享出来,我能有今天的幸福吗?
是的,手握流沙,看似握紧,实则失去!

“为而不恃”呢?
有个词,叫“恃才放旷”!
稍微做点事,我就觉得自己了不得了……
这样,能够有幸福吗?

是的,要润物细无声!要“称物平施”!
其实读《谦卦》,有一句话,让我感觉特别好,也成就了我很多很多。那就是“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
这个是真正地“为而不恃”啊!

一直用心努力做好自己。
当我高的时候,要像天一样往下济民,这样才能不会脱离民众。,
当我低如大地时,为了能够和大家融合在一起,我不停地成长自己,像大地一样谦卑上行!

是的,如果天不顾人类,不顾大地,自私地独自飞走,谁还认识天?谁还能受天之益?
如果天高高的,天存在的意义何在?
如果地觉得破罐破摔,地球上还能有人类生存吗?
大地存放在那里,岂不是如废弃一堆!
所以,做人要时时刻刻用心引领,用心跟上大家的需求。而不是强行蛮进!
就像赖老师的“电梯说”,无论大家在哪一层,我们都渴望能接到大家,让大家顺利乘坐上电梯,到达我们共同的目的地!

“长而不宰”。
当看到一朵美丽的鲜花,我是用心浇灌让您成长,让您成为果实,再待来年生发,让更多的人受益……还是自私地摘到自己家呢?
高山妈妈说的非常好,“做人要厚道,不要宰人。”
这个“宰”,我们可以发散,除了“宰”我们能看到的,大家的思想意识,我们有“宰”吗?

比如,我觉得“育心经典”好,“育心经典”让我受益了;那么,如果介绍给您,您也能受益,但是我就是不说……
这个,是不是“宰”呢?
是不是剥夺了他人的幸福呢?

我们要让天下人都能滋长幸福,而不是去“宰”他人的幸福,阻碍他人的幸福……这也是对“长而不宰”的运用!
想达到“至善”,都需要一个过程。
当我们没有达到的时候,我们会用心追求。
但是,想要“止于至善”,则是更难。

如果真想“止于至善”,最重要的,是我们对于“度”的把握。
其实,不但孩子需要我们的涵养,我们这里的家人也一样,也需要涵养。
比如说,我们很多人,都是从零开始的;每个人的悟性不同,有快有慢。对于慢的,我们是否有耐心引领?
再比如,我们主持人,有锻炼久的,有刚刚上任的。
对于刚刚上任的,很多时候不太熟,我们是否充满了理解?我们有没有给予鼓励!

我们的家人也一样,很多属于突破期。我们这个平台,更大的作用,是给大家提供成长和锻炼的机会。
对于刚刚开始,还有很多不足的时候,我们有没有用心去包容,去鼓励?

古代的“宰”是主宰,是宰相。
“长而不宰”中的“不宰”,就是不要随便去替别人做决定,不要觉得我们能主宰别人。
人能做好的,只是自己而已!
但是可以用心告诉她,放松点,相信您下次会做得更好!

如果真想“止于至善”,最重要的,是我们对于“度”的把握。
我在中学时学过一篇文章,是对古代四大美男子之一的宋玉的描述:
“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这种感觉就是“至善”。
不能多,不能少,不能增,不能减,减了则不及,增了则过之……真正的恰到好处啊!

而现在的人,高了还想高!白了还想白!
现在人们的观念,凡事追求“高大上”。
不足的地方,也许我们会明白;但是真正的“止”,好像没有几个人有这方面的意识。
我们的成长,是否越快越好?
我们读经典,是否越多越好?
我们给孩子的轻松自在,是否越多越好?
我们自己的事业,是否越大越好?
是的,一切顺势而为,一切待时而动!

我们中国人,把祖先的这些智慧都忘了。
但是,西方经济学中,却运用“止于至善”提出一个理论。
在经济学上,有个理论叫做“边际效益”。
比如说,您特别爱吃巧克力,而我却不喜欢。
这个巧克力,是给您好呢,还是留给我自己呢?
留给我,意义不大;但是给您就不一样了,您吃完了心花怒放啊!
现在,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一堆钱,放在我这里,只是废纸,只是存银行的一串数字而已。
而给您,却可以解决您的生存问题。
——是留,是给?

赖老师说“水流而不盈”。
他的钱,是大家的。
赖老师的钱,是准备给到用心成长、用心承担的人,在全国建立至少30所国学院。
这种用心,是不是正在让“边际效益”最大化了?

所以,很多人说“育心经典”的教材贵,但是又有谁想到,赖老师是顶着骂名,让社会资源“边际效益”最大化?
如果让我们顶着这个骂名,我们敢于承担吗?
因为赖老师明白了“玄德”,明白了“至善”。

所以,一切都不重要,唯有做好自己!
其实《大学》中这个“止于至善”的提法,源自易经《乾卦》的最后一段话: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 其唯圣人乎? 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为圣人乎?

我们每部经中都有“止”,真正让我们“止”的原因是什么呢?
为什么要“止”呢?
“止”有什么好处呢?
“知止而后有定”……
让我们止,是为了能够生静,为了能够生慧,为了能够找到安身立命的根本,让我们找到自己在宇宙中的定位以及自己终将何去何从?
“虑而后能得”,“虑”字很重要。
“虑”什么呢?
“虑”就是让我们找寻到自己人生的方向,并思考如何行动?如何去实现自己的方向?从而能让自己的一生不白活,让自己的一生有所得。
所以,整个《大学》第一段,就是告诉我们,要实现一个目标。
什么目标呢?
要我们找到人生道路,人生大道,并让一生有所得!

一切都是为了让我们“得道”做准备的!
亲爱的家人们,
我们现在知道为什么我先和大家学习《大学》了吗?
确立目标后,找到我们人生的“元”后,我们应该如何做呢?
期待大家的思考。

期待我们能够通过今天的学习,明白事物的始末,知道事情的终始,抓住事情的先后,成就自己的人生!
期待我们的大家庭能越来越大!

本来准备备课,备不出来感觉。
现场一碰撞,灵感四起啊!
感恩大家的碰撞!
今天,咱们《大学》就学到这里。
我们下周一同一时间,再在此碰撞!
孩子通过三年的学习,系统地学习了几十部国学经典。系统地精读100多本历史书及各类书籍1000多本,从目不识丁的小儿到识字超过成人水平,感谢孩子的努力和自己的陪伴,孩子是成人之师,孩子告诉我在学习上要做妈妈的“妈妈”,我真的是幸福无比。欢迎更多重视育儿的妈妈互相学习交流,微信号st4510955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咨询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育心智慧父母群育心经典智慧父母4群
服务热线:
4008-520-137
工作时间:
6:00-21:00

官方微信扫一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