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7年贞明武汉王丹与辰辰、涵涵的成长日记

[复制链接]
楼主: 王小丹

34

主题

392

帖子

1166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1166
QQ
171#
 楼主| 发表于 2018-1-8 16:41:51 | 只看该作者
2017年挑战日记363第168篇-大难当头,如何解?
  学习日期:2017年07月04 星期二  晴
学习人员:妈妈、李俊辰、李一弘(听)

亲子共同学习内容:《神农本草经》03、《笠翁对韵》十四寒、《幼学琼林》天文、复习《易经》小畜卦、复习《老子》第25章

学习方法: 157累积法

主题:大过独不惧

今天读到《易经》的大过卦,很深的印象是“栋桡”、“白茅”、”枯杨“、”栋隆“、”老夫“、“女妻”、“老妇”、“士夫”。通过这些名词,非常生动形象的阐述了一些事理。有时候,觉得《易经》特别难以理解,眼前所呈现的是简单的话语,然而总有些不能将其连贯、通透。
我记得很清楚的一句话,书读得快不是本事,要能读得慢,那才是本事。现在慢下来读,主要是自己的心静下来之后,感觉自然是不一样的了。时至今日,很多人想学习《易经》,也知道《易经》是我们文化的根,是智慧之海,无所不包,无所不含,当拿起书没有几天就放下了。同样也知道我们的经典好,然而年生已久,有畏难情绪是可以理解,很多时候走入了一个误区,自己还没有亲自尝试过,就跟着别人说,这些文化就是封建、就是迂腐,就是落后的象征,不仅将其视为无用,更将其贴上束缚的标签。每当做一件事情,我们可以多一分理智,多一分客观,参与了,实践了后才有发言权。当我们诚心想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所有的困难都会退缩,若是我们不想去做一件事的时候,理由、借口丛生。
有一天我在一个关于历史文学群里,有一个人在说《易经》,我一时兴起,我也去聊了一会。讨论了一会,《易经》该读与否及感叹现在读了《易经》的人之少以及能读懂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他们最后还想相信了自己,不读也无妨。
《易经》真的很难?难是因为有几个原因,第一个,我们现在学习《易经》的教材很难找到一部简洁版的,我也是走了很多弯路,一般的书就是厚厚的六本,堆在一起有40公分左右,而且每一页都是如蚂蚁般大小的字。原文和解释混在一起,这个解释都是很多人一起注释的。这书说回来,不是给我们一般的人读的,是给特意给做研究的人所用,一般我拿来看,当字典查查可以。真是想读通透,还没读完前,自己就已经晕掉了。第二个,阅读障碍,很难找得到拼音的版本等等。没有找对方向,一般在这样的困难下,能读下来的人自然是凤毛麟角了。
在群里,他们说到没有几个人读过一遍吧,尤其是高考后,大家对《易经》也是擦亮了眼睛,但是总有种感觉想说爱《易经》真的好难。其实,我说了一下,我见过读《易经》超过一百遍的不在少数。而且对《易经》中思维能用上三四种的也不再少数。
我们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能够将其应用与生活,那是还是前辈们付出了艰辛的。比如说赖老师,若是他没有遇到我们所遇到的难题,他没有正面的面对,选择自己编辑教材,现在我们能用到这好用的教材吗?没有赖老师的方法,我们能够坚持吗?没有平台学习,大家能那么快参透其中的奥秘吗?没有这样的历经与切身的感受,不会知道我们所谓“感恩”二字的分量!
   现在科技的发现,对人体的研究也更加的细微,我们知道一个叫遗忘曲线的,为此或许我们还会花很多功夫去了解他的原理;同样这个道理几千年前就有“七日来复”、“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千层之台始于垒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赖老师通过他的人生经历结合经典总结出了“137累积法”,有了这简单的学习方法,所以我们的坚持不是问题,主要配套的教材是他用心编辑分段好的,即便每周读多少内容都断定好,素读本还有拼音及音频,解决了我之前所有的难题。现在只需要坚持就行。
另外也还有个问题,只是读《易经》就能懂他吗?我也是不敢肯定。因为我没有这样做,我们是通过系统读经,以经解经,每部经典都有其相通之处。其实现在很多读书的喜欢去把经典去分一个类,比如道家、儒家等等,发源地在何处呢?他们的头在哪儿呢?他们都流淌着《易经》的血脉。所以,在这里一起学习的家人朋友,在短暂的时间里就有这一个质的飞跃。在这里不仅是有好的方法作为指导,更重要的是一群人在学习,我们在共享,所以自然收获的是一群人的进步。学习,求知,不是我们的目的,人生短暂,我们得珍惜时间,最大化的学习,最有效是学习,我们是为了经典生活化,用经典指导生活,生活经典化,让经典回归到生活中。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不再学习,学习只是一个阶段一个过程而已,学习是为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今天读到大过卦,其中提到“栋桡“,我一下有一种恍然大悟之感。何谓”栋“,那就是”栋梁“,简单的梁我们可以说我们修建房屋中的梁,当我们修建一个小茅屋的时候,或许我们不需要这些,或许很小的一根梁就行了,然而,我们修建大厦的时候,恐怕这个梁的承受力得好好的测算一番。
我们也常说栋梁之才,父母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里,不论这样的心里合理与否。望子成才,是每一个父母的心声,然而这个才怎么成?如何去滋养他们?用什么去滋养他们?有找到答案的吗?现在越来越多新朋友走进这个大家庭,一起学习家人们心中都应该了答案。
无比赞叹赖老师把这经典做此分类,分为基础类、结构类、装修类,基础类是打地基的,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笠翁对韵》《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都是教怎么做人的。做人是基础,所以它们是“地基”。结构类的有《易经》《黄帝内经》《诗经》《孝经》《道德经》《金刚经》。除此,其他的是装修类。
一般情况下,很多都奋斗在地基和装修类,所以从结果的角度来说,怎么不见得有多大的成效。在今天读大过卦的时候,心中不断的泛起,结构类很重要,地基是基础,结构决定未来的承载维度。培养孩子是全面的,有幸对经典能有这些认识,所以这三个线程并驾齐驱。
大过卦的卦象是巽下兑上,在《说卦传》中说到“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也可以看到一个这样的画面,少女在长女之上。在《象》辞中说奥”泽灭木,大过。“有些像这个月份的现象,大洪水淹没的树木。本身人和自然很和谐,这样的现象不多见。偶尔发生而已。面对人生之中的这些问题的话,那恐怕真是大灾难,大过也。那么,该怎么办呢?”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很多时候,我们做事都喜欢亲民,喜欢随大众,对于标新立异多少还是有些戒备防范之心。然而,面对大过之时,标新立异也实在是无妨,力挽狂澜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但是心态要对,虽然”独立不惧,遁世无闷。“八个字告诉我们太多了。
有人说《易经》读不读都无所谓,但是就我来说,在《易经》中找到我们生活中太多的影子了。他可以作为我的镜子,让我反思自我,不断修正自我,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更多时候他的精神指引着我。
比如说,大过卦中的初六爻,“藉用白茅,无咎。“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看不清楚,当柔不柔,当刚时不刚,很多时候,我们感叹生活难呀,做人累呀,更多的时候只是自己定不好自己的位,判断不了这个时而已,看不清楚自会没有轻重,自然很多时候都受情绪主控。
一般来说,第一爻是阳爻当位,而此处是阴爻,阴居阳位,却是无咎。这里体现了《易经》中的一个阴阳思维及时和位的重要性!
在进一步说,这个初六为何阴居阳位却恰到适宜呢?一个人本身有点能力,这是他的内在,然而他出来咋到,谁相信他呢?他自己深知这一点,自己可以谦虚一点,“藉用白茅“借用他人,保护一下自己。如同在乾卦中,初九就告诉我们要潜龙勿用,这个不是该你发挥的时候,那就潜藏起来。省的四处碰壁,招来一身伤,于己于事都不利。
又如九二: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这一爻阳居阴位,“无不利“。何以至此?一般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个人的处境不是很有利的情况下,然后他却很刚强、奋进,对于这样的奋斗者,我们一般都会对他投去赞赏的眼光。不管合适与否,有一个很形象的”老夫“得”女妻“,起码还有一线生机。
然而九三:栋桡,凶。九三中,阳居阳位,当位。自己也刚强,很容易过刚自扰。所以,你在其位就得谋其事,做好是理所当然。就如现在很多当领导的对此深有感受。在其位,做好是应该,做不好,骂身一片。自然,也很难像九二那般,能得到帮助。尤其是在生死一线之间,别人不落井下石也就是万幸了。所以在我们生活中,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一个人的位置走得越高,越没有官子架子,越让人们感到亲切。相反的,很难得会是高位之人。在九三中,栋梁都弯曲了,事情发展到这样的状态下了,加上时、位和自己为人处世的方式,自然是凶了。
在九五和上六中提到了“无咎”、无誉“,这是在说“遁世无闷”的一种超然心态。这样我感受到一句话“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们面对很对困境的时候,我们做好自己,尽自己所能去做好自己就成。别人如何看待不就不要过多的在乎了。
有时候,想想在家中、在育儿路上、在工作中,何不是如此,我们或许是有能力,或许我们是打了漂亮的一丈。然而,我们期待着后续,我们期待着家人的赞赏,老公的认同,同事及领导的认可。可是哪有那么完美之事呢?很多时候能做到这事的人及观众本就不在一个层次,怎可能会有美誉给您呢?若是我们也还是再计较此事,那么我们与他何异?
在《易经》中,很多卦里不是提到“君子”就是“先王”等等,所以自然读之,懂之,用之之人,就应该要有这般的胸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392

帖子

1166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1166
QQ
172#
 楼主| 发表于 2018-1-8 16:42:24 | 只看该作者
2017年挑战日记363第169篇-无知的爱便是害
  学习日期:2017年07月05 星期三  晴
学习人员:妈妈、李俊辰、李一弘(听)

亲子共同学习内容:《神农本草经》03、《笠翁对韵》十四寒、《幼学琼林》天文、复习《易经》小畜卦、复习《老子》第25章

学习方法: 157累积法

主题:无知的爱便是害

今天午间看了一篇文章,是一个妈妈要求公开的一封给儿子的信。她的儿子已经二十五岁了,从妈妈的描述中可以得知,曾经他的儿子一直生活在她温暖的怀抱中,算的上是温室的花朵,对孩子那是有求必应。如今一天的饭桌上,她选择了沉默,最后孩子和她不欢而散。孩子到了结婚的年龄,告诉妈妈现在房价涨得这么快,再不下手,他和她女朋友与估计没缝住了。他多么希望他一如既往的告诉他,好,妈妈给你买。其实,妈妈也意识到自己曾经的问题,憋住了那句话,想到现在自己孩子的懒惰,看到孩子倔强,只想用行动告诉孩子,曾经你的生活和我息息相关,未来的生活,我将不再过问。

从别人身上的事,反思过来,任何事情也抵不过对孩子教育的失败,孩子的教育是单线程,不可逆。越发感觉孩子从小教育的重要性,我们都爱着孩子,可是无知的爱就是害。比如说这位妈妈,她是无比的爱孩子。可以说父母为孩子倾尽所有,然而这样的父母不在少数。

为了孩子的一生,究竟什么是我们给留给孩子,对孩子究竟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爱孩子呢?

一路的摸索与学习中,第一点很重要的是关于人生的态度;第二点,品德的修养;第三点,生活中的实践,承担与奉献的精神;第四点,沙盘演习,体验各种生活。

就如今天看到的哪位父母,她和孩子之间,谁之过?一直有一句话盘旋在我的耳边,“习坎,入于坎窞,凶。”作为成年的我们,作为父母,我们都深知“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人生就是如此,坎无处不在。尤其现在是独生子女居多的时代,很多事情都被颠覆了。孩子们都享受的特殊的待遇,殊不知,这已经就让孩子陷入了最深的坎窞。我们现在都在抱怨一个问题,现在的孩子毕业后,真是太有个性了,用人单位发现,现在的孩子真是不好用,不能吃苦,懒惰,脾气大,个人主义等等。进入社会和之前生活强烈的反差真的不如就在家中宅着啃老算了。未来怎么办呢?

在育儿这件事上,《易经》中的坎第一爻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初六:习坎,入于坎窞,凶。”《象》辞说:“习坎入坎,失道凶也。”在《易经》出现凶的爻辞并不是很多,可是这里出现了凶。我们的人生总会面临不少的艰难险阻,可是初六的状态是什么呢?刚刚学习去应对面临这些困难的时候,毫无准备的直接进入了困境之中,而且这不是一般的困境,还是坎窞,这样的情况自然凶多吉少了。象辞中说明了为何至此,失道凶也。就如我们的孩子,小时候应该承担一些家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学会尝试着社会的实践,参与社会活动,学会着去处理一些难题,尝试着要有一些经历,然而这一切都被父母给包办了,突然一天把孩子推向社会,孩子傻眼了。现实的写照太多了,现在的离婚率一直攀升,真的是因为精神跟不上物质了吗?物质丰富只是一个假象而已,更多的问题还是巨婴问题。

对于孩子的爱的方式正确与否,牵涉着孩子的一生,不可不慎也!无知的爱便是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392

帖子

1166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1166
QQ
173#
 楼主| 发表于 2018-1-8 16:42:43 | 只看该作者
2017年挑战日记363第170篇-反思中
  学习日期:2017年07月06星期四  晴
学习人员:妈妈、李俊辰、李一弘(听)

亲子共同学习内容:《神农本草经》03、《笠翁对韵》十四寒、《幼学琼林》天文、复习《易经》小畜卦、复习《老子》第25章

学习方法: 157累积法

主题:反思中

这几天读着《易经》的大过卦、坎卦、离卦,心中多了那么一些说不出来的惆怅,也许是在自己的经历里犯着这些自以为是的错。比如说大过卦中的“藉用白茅”自己不懂这一点,初出茅庐,有些盲打莽撞。那么在坎卦中,检讨自己,那犯得就更多了,“习坎”在自身或者在家庭中就没有做到;“来之坎坎,险且枕,入于坎窞,勿用。”然而自己需要调整休息时,却随意乱动。“樽酒,簋贰,用缶,纳约自牖”即便是一点小的希望都不要放弃,然而自己那么容易放弃,即便还有希望。“坎不盈”即便战胜了困难,自己心态也非正常,很难保持平衡的心态,做到不自大。“系用徽墨,置于丛棘,三岁不得”很多时候,自己就是这样的人,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原本很多经历都是吃一錾长一智。坎为水,水象征着什么呢?水是智慧的象征,只是觉得自己的智慧严重的缺乏。现在才搞清楚,智慧和知识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很多时候是自己糊涂了。

   今天读到离卦,离卦和坎卦很有意思,坎为水,离为火。离,丽也。

特意查阅了一下字典,离卦应该有离开、附着的意思。在大象辞中说到“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生活中,我们都希望光亮,如何才能做到继续的光明呢?卦辞中说到有“畜牝牛”。在老子中又说道:“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所以在这里,“畜牝牛”应有“绵绵若存,用之不勤。”之意。若是天下四方能持续光明,那么就得要就如母牛那般生生不息。作为大人,应该要用好这个“火”(离),坚守正道,顺应天地规律,以正邦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392

帖子

1166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1166
QQ
174#
 楼主| 发表于 2018-1-8 16:43:04 | 只看该作者
2017年挑战日记363第171篇-暑期日常小记
  学习日期:2017年07月07星期五  晴
学习人员:妈妈、李俊辰、李一弘(听)

亲子共同学习内容:《神农本草经》03、《笠翁对韵》十四寒、《幼学琼林》天文、复习《易经》小畜卦、复习《老子》第25章

学习方法: 157累积法

主题:暑期日常小记

到今天,孩子放假的第五天了,最初给他商量了一个计划,一步一步的调整走上了正道。现在他读经典时间调整到了早上,起床后读经典,然后再早餐或是早餐后读经典,这是为了以后打下基础,希望以后都能把读经典时间定在早上。在我的心中,以后盘旋着一个问题,机会在哪里?机会一定在比别人早的半个小时里。几天之后,发现早上的效果比晚上的效果要好得多。《老子》的内容读了第三天后,也就是昨天,我让他带我们读,他这一章的内容都可以读下来。以前晚上读,一般还有补几遍才行。
对于孩子说打与骂的问题,不管是什么手段,都要适度,因为手段是术层面,关键的是一定要在道上面。双源老师的那堂早课,我还深深的印在脑海,发自内心的喜爱带着孩子去做这件事。这是情感的一种号召!孩子偶尔开小差是难免的,我告诉孩子,我们读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不然的话浪费了时间也没有很好的收获。我发现很多情况下,孩子比父母做得好,只是父母的不专注被孩子给学着了,不论哪一方面,父母在孩子面前不能不慎。
昨天晚上,在临睡前,妹妹自己躺在床上,自言自语,原来自己在背《易经》:”乾卦第一,乾上乾下,乾,元亨利贞。“妹妹一直是以熏陶为主,在六月十四号给她制定了一个计划,让老人带着读,两周后夭折了。这个事估计还是要自己亲力亲为才行。孩子的读出来,这都是有形的东西。然而这个熏陶,在其他的层面是非常的明显,不论是性格,还是表达能力、记忆力、思辨力都是很令人赞叹的。所以下周开始,妹妹还是由我带着读,慢慢的让辰辰带妹妹读。
其实,有很多父母面对经典很痛苦,说孩子不爱读,很着急的样子。说句心里话,这些只是父母的心态而已!所以一般送他们几个字,“做好自己“,然而他们又摸不到头脑了。可以建议多把双源老师的那种心态用上来,孩子不喜欢都难。
最近辰辰有趣的开始学着取名字了,在说我为什么给他取这个名字,他想要四大医学的名字,我用《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伤寒论》给他命了一个“帝农论经”,他不满意,说“还是算了吧,就叫我岐伯吧。”这周开始读《幼学琼林》的天文部分,刚开始的时候,他说这本书太简单了,这些字大部分都认识,感觉他有些狂敖了,读着读着,他开始说了,你看嘛,这些不都是那些故事凑起来的吗?那些故事好长,这里好短呀。读到“雷部推车之女曰阿香”的时候,给他妹妹取了一个名字叫“阿香”。
辰辰封的老师可多了,我是他经典老师,外婆是他的数学老师,妹妹是他的舞蹈老师。一般我们读完经典后,出去走一趟回来,上会数学课,妹妹就给他上舞蹈课,之后就是他给妹妹上绘画课。原本计划的让他去上个美术培训班或是钢琴课,他都不愿意,想在家和妹妹玩。那就也就算了。额外让他体会一下《西游记》,先让他看看动画片。昨天本是该要看《老子传奇》的,结果我有事回家很晚,他一开心,没提也就算了,结果睡觉前开始找我说他还没看。我说今天太晚了,明天补起来。一早起来吵着要读完经典看《西游记》,结果我给他放着,一剧有20分钟,想他看两集差不多了,我也没有提醒他,结果看了两集多点的时候告诉我不看了。现在他这方面的自控力还是非常不错。生活总很多事情就是一个度的问题,平常给他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适可而止哈!孩子的好行为,好习惯需要好好的呵护。另外生活方面,让他自己整理自己的衣服,自己洗澡等等。
最近一直在想这个 “智慧”与“知识”的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没有知识,但是一定要有智慧,有的智慧,在寻得知识那是锦上添花。可是现在的教育往往都是追寻的是“知识”。
有人说过晚上不能看《易经》,昨天晚上的日记写得有点晚,里面记录了一些《易经》与自己生活中的一些反思,自己一万晚都在做梦。一直就梦见“坎”与“离”,总有一个人想告诉我些什么,然而自己总是有一些模糊!若是说水是智慧的象征,那么坎卦中提出我们要习坎,吃一暂长一智!在坎中增长智慧,若是坎是智慧,那么离是知识的话,我们一步一步的看离卦的每一爻,都知道了对待知识我们该有何种的态度了,拥有知识的目的是什么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392

帖子

1166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1166
QQ
175#
 楼主| 发表于 2018-1-8 16:43:29 | 只看该作者
2017年挑战日记363第172篇-发乎情止乎礼
学习日期:2017年07月08星期六  阴
学习人员:妈妈、李俊辰、李一弘(听)

亲子共同学习内容:《神农本草经》03、《笠翁对韵》十四寒、《幼学琼林》天文、复习《易经》小畜卦、复习《老子》第25章

学习方法: 157累积法

主题:发乎情,止乎礼

最近心里总不是特别的安稳,心安就一切皆好。然而,想要心安,却总是那么的不容易。《心经》要我们不断的“观自在”,“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人生若要修禅,处处即菩提!心,如何安放自己的这颗心?心应该安放在哪里?若是把心放在那里那里就会有不安,把这个心放在家庭,家里会让自己不安,放在孩子身上,孩子会让自己不安,放在工作上,工作会让自己不安,唯有将心安放在“般若”,何谓“般若”,那是大智慧!这些经典之间,可以说都是相通的!
我读了《易经》的颐卦,然而我一直不敢写出自己的感受,因为心中有坎,不在道也!大过卦,无妄卦,坎卦,离卦读过之后,真是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若是我小时候能得到这般智慧,人生该是另一番景象,唯有叹息,好东西在眼前,错过了一些年,很有可能就是一生,若说不是一生也是好些年的弯路。
《周易》的上经读完了,上经为我们阐述了天道,阐述了宇宙间的自然规律,只要我们坚持走正道,最后结果都是好的比较多。然而今天读到下经的咸卦的时候,心情的复杂了。
在《序卦传》中说到“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
在下经之中,可以体会出,是要讲人伦,咸卦男女相感则是人伦之初。《老子》中说到有“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很多时候,我们对于男女相感难以说出口,所以现在男女之乱不容小觑也!
在孩子的教育途中,这方面的引导也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有幸读到了咸卦,给出了一定的启示。
以前我一直想现在给了我们一定的自由,可以自由恋爱,认为我们可以获得幸福。然而,进入围墙后,才发现有很多问题不是自己想得那么的简单。
在咸卦的彖辞中说到“止而说,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简单的几个字道出了恋爱婚嫁之道。婚嫁应该要按照正当的婚配程序,发乎情,止乎礼。在咸卦中的每一爻细细的阐述着男女相感之正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392

帖子

1166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1166
QQ
176#
 楼主| 发表于 2018-1-8 16:43:54 | 只看该作者
2017年挑战日记363第173篇-心有所属
  学习日期:2017年07月09星期天 雨
学习人员:妈妈、李俊辰、李一弘(听)

亲子共同学习内容:《神农本草经》03、《笠翁对韵》十四寒、《幼学琼林》天文、复习《易经》小畜卦、复习《老子》第25章

学习方法: 157累积法

主题:心有所属

本周的读书会,大雨也来助兴,在七月的武汉,为我们带来一丝凉爽。本次读书会,我们结束的要早一些,因为很多家庭都要去敦煌游学,明天就要出发,所以都还有好些东西需要准备。现在孩子的领读相当的棒,不论大小,已经不见父母的身影了,都独自上台领读着。在和父母的沟通交流中,发现孩子来读书会不仅仅是在领读越发优秀,与人相处,性格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相信一期期的累积,都能得到应有的收获!

曾经觉得要坚持去做一件很难,现在发现当去坚持的时候,这些事都成为了生活中的日常,读经典、写日记、练字等等。

昨天读了咸卦,有关男女相感之道,发乎情止乎礼。男女相感,走进婚姻的殿堂,应当如何呢?序卦传中说“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

在卦象上来看,把咸卦倒过来看就是恒卦。在《杂卦传》中说到,“咸,速也;恒,久也。“

婚姻的问题,对现代的我们来说,可以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易经》中有四个字贯穿始终“元亨利贞“。现在的婚姻在很大的程度上说,元(即是咸卦)就没有走上正道。可谓先天不足,后天还失养(恒卦),堪忧!

每一个卦都有六爻,上下卦皆有各自相应之位。在咸卦的各爻中列出男女各样的恋爱观。比如说“初六,咸其拇。“只是一个女子刚刚情窦初开的样子,她只有止于脚趾头动动而已。因为和他对应的是九四,她不宜动,不能违反了贞正的原则。在彖辞里也说明了,婚恋中要做到”男下女“女子不宜主动,做到矜持。”六二,咸其腓,凶,居吉。“六二开始用小腿跑路了,这是不好的现象,在初六的时候,旁边的是六二,知道自己的时机未到,然而六二上面则是九三,和她相应的本是九五。所以,错乱了对象自会凶,唯有”居吉“,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感。很多时候,我们恋爱的时候,没有足够的理智,一般初恋就选择了九三,殊不知,不知止,则是凶。”九三,咸其股,执其随,往吝。“无主见的九三,随着别人的怂恿,去和就近的六二互动,不知道自己的对象是上六。意志不坚爱情不明,害人害己,被人鄙视。”九四,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而思。“对于爱情不清楚的九四,若是坚持自己的初心,开始守贞自会吉祥也会悔亡。处于一群男人之间的九四,心神不定,患得患失,辗转反侧。他和初六本是天生的一对,只是暂时的不明朗而已。所以缘分未到,要安心的等到,不要东张西望,否则到最后可能会错失真正的缘分。如九五这般的男子随着物质的富有更是屡见不鲜,”九五,咸其脢,无悔。对于九五来说,就是用物质的东西来获得爱情,咸本是无心之感,然而误解了这个无心之感,不用心来对待爱情,无心,自不会有心之悔。无心之感是需要我们至真至诚的去对待爱情,要心无杂念的去对待。有这样的九五,自会有这样的上六,“咸其辅颊舌。“都说最毒妇人心,这个极点也是一个只用口舌去谈恋爱的女子,除了甜言蜜语则无其他。

为什么说幸福那么难呢?难才是对的,因为要一步一步稳稳的走过来,要问问自己是否走在正道,是否陷入了歧途,有因必有果。

经过恋爱步入婚姻之中后,那又该怎么样才是正道呢?在恒卦中给出了答案!”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392

帖子

1166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1166
QQ
177#
 楼主| 发表于 2018-1-8 16:44:16 | 只看该作者
2017年挑战日记363第174篇-心结原来在这里
  学习日期:2017年07月10 星期一  晴
学习人员:妈妈、李俊辰、李一弘(听)

亲子共同学习内容:《神农本草经》04、《笠翁对韵》十五删、《幼学琼林》地舆、复习《易经》履卦、复习《老子》第26章

学习方法: 157累积法

主题:心结原来在这里

当我们在谈论管理时候,我们都知道目标很重要,确定了目标,方向、方法等都可以调整。对于我们的人生规划呢?是不是应该同样如此呢?定好自己位,随时而动。我们都很想很用心的生活,可是我们有用心去经营我们的家庭吗?现在都意识到,教育孩子的重要性,所以关注点都在往孩子的身上靠,那么教育好孩子的根源在哪里呢?夫妻关系才是第一要素。夫妇正,其家可齐也!

在《易经》的恒卦里为我们道出了恒久之夫妇之道。恒卦的卦象是巽下震上,巽为风,震为雷,雷风,恒。我们都知道,变则通,通则久。

人的孽根性里有一条,懒惰。现在发现家庭里有很多的争吵都是徒劳的。或许在谈恋爱的时候,彼此不论心里还是腿上都还比较勤快。结婚走进婚姻的殿堂之后,感觉是一件事情的告终,开花结果功德圆满了。这原本是另一种生活刚刚才开始起步,大家就把此事就此停滞,自然被动的前进,磕磕盼盼是不可少的了。这就是我们没搞懂恒的道理。男的很简单的认为,我把你娶回家后,家就交给了你,相信我们一定会白头到老,无需耕耘。而女的则守着过去,要你待我如过去一般。一个空想着未来,一个怀念着过去,面对现实的冷水,一战又一战继续上演。

对待任何事情都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婚姻同样如此,在婚姻里,我们守着白头到老的信念,与时俱进,随时而动。而不是为了维持当下而一成不变。

有一个朋友向我诉说他的苦恼,她抱怨说她的丈夫就是一个老古董。她想去考一个驾照,不同意;想去进修培训,不同意;为了孩子学习,装一个网,不同意。诸如此类之事等等。我也是有些不理解,在我的观念里,夫妻之间难道就不是相互成全的吗,互相圆彼此的梦吗?

我费解的告诉了我老妈,她给我答案是这样的,她说,现在的男的一般怎么想呢,一般都不希望女的比他强,不想女的超越了他。

难道这样的做法能体现男的本事与能力吗?这分明就是弱者的手段。在婚姻里,若是这般的压制,真是有梦想的,他能压得住吗?明智的做法不该是两个共同进步吗?

其实,这样的经历在我的身上也有,大男子主义是难免。他期望归期望,然而我继续我该继续的。好在我们俩的先天比较好,这份感情还比较经得起磨练。

昨天的晚上,我好好的和他聊了一下。我很无意的问了一句很傻的问题:“我们的婚姻能走到多远呢?”他说:“当然是到老呀。”其实,不问我也知道,在他的心中,这个是目的。只是怀着美好的梦想不作为而已。我继续问他“你不觉得现在对你的关心很少了吗?”他比较理解的说:“现在孩子小,你哪有那么多的精力。”我告诉他:“我今天好好的读了下恒卦,我找到我们问题的根源。你一直都希望我俩白头偕老,然而这个过程中我们是需要变动的,就如管理一般,目标不变,但是方向、方法是需要变通的呀,你的不变,我的变,这是我们处理问题矛盾的根源。”

比如说“初六:浚恒,贞凶,无攸利。”,这就告诉我们,深深的希望恒久,不变则凶,不可能我们一结婚就想着一劳永逸。“六二,悔亡。”象辞说,九二悔亡,能久中也。如何才能让后悔消失呢,那得如象辞所说,持经达变,持久守中。

不论是我们的婚姻,我们的家庭还是我们事业,要想恒久,那都要把握住这个最根本的道理,持经达变,恒其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392

帖子

1166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1166
QQ
178#
 楼主| 发表于 2018-1-8 16:45:41 | 只看该作者
2017年挑战日记363第175篇-遯中的育儿智慧
  学习日期:2017年07月11 星期二  晴
学习人员:妈妈、李俊辰、李一弘(听)

亲子共同学习内容:《神农本草经》04、《笠翁对韵》十五删、《幼学琼林》地舆、复习《易经》履卦、复习《老子》第26章

学习方法: 157累积法

主题:遯中的育儿智慧

昨天我看了一篇的文章的标题,“有没有一种机制阻止小人得势”。之前在泰卦、否卦的时候,自己有那么一些感想。我们这个社会有君子就必定有小人呢,有小人就必定有君子的存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需要君子与小人共同来承担,无非就是一个引领一个跟随。在泰卦中说到有“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然而在否卦中则是“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

君子与小人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君子与小人能过完全独立开来吗?我认为是不可以的。每一个人就如一个太极,有阴必有阳,内在同时住着一个小人与君子,我们没有办法去把这个小人给灭了,但是君子可以把小人给同化为君子,若是君子以小人的手段处理小人,那也非君子也。

自己曾经一直非常的困恼,就关于一个君子与小人。我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人,从而一直对自己的要求也很高。我希望我是一个君子,可是时不时那个小人跑出来,感觉自己就如同一个小人一般。我就恨不得把自己身体里住的那个小人给杀掉,不允许他的存在。有一次和好友聊天,这也是一个同样的问题,她和我们一起在学习,有意识要去改善家庭关系,首先从自我开始,一直非常的克制自己,不让自己任性、发脾气。然而自己没有控制住,发火,自己非常的懊恼。这也让我想到了自己,何尝不是如此呢?其实她和我非常像,我是内心很敏感,但是深爱这个家,爱着家里的每一位亲人,我们的内心是深爱,内心是要把婆婆当亲妈,然而现实的落差,内心的纠结,以一种抱怨的情绪体现出来。最后都成为了最受伤害的一位,可是这样的行为也无人能理解。她的经历我非常的能够理解,她的难受我也感同身受!
在我们身体里都住着一个君子和一个小人,若是君子容不下这个小人,那么他与小人有何异呢?所以我们唯有接受心中的那个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自然而然,都是君子好呢,还是为了灭小人,君子变小人好呢?现在,对于那些烦心事,顺其自然多了,不是不发脾气,只是有一个度而已!只要向着好的方向前进就行!成长之路必然是曲折的,不要为了一时半会的反弹而跌落谷底!
人生最大的难题也就是自己和自己相处,处理好自己内心中相互错杂矛盾的关系,控制的好自己的情绪。做一个让自己满意的自己,首先从接纳自己开始,接纳自己的不圆满。这是在我们自身之中的君子小人之交,唯有君子同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我们个人也就更加趋向完美!
同样,我们在我们家庭中、在我们工作中,又该是如何?我们应该向阳生长,我们就要如君子一般,正是因为有了小人才有君子的价值。既然是君子,那就要不失己任。是君子就不要去计较位置,越是小人越要把高位给他,否则没法安宁,君子在下位是非常好的状态,他可以推动着小人往君子方向发展。简单的几个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告诉了我们太多的道理。
孔子曾经说过,唯小人与女人难养也!深深体会了一把男人的不易!一堆难养之人,尤其还有一个会点思辨力的!
在我们的工作中,也免不了有这样的抱怨,小人当道!其实想想这个是常态!只要我们学会做君子,自然会到达到如六四的状态:“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小人开始从内心深处开始向君子靠近了!虽然六五是掌舵者,也会有:“帝乙归妹,以祉,元吉。”他也会想尽办法向君子靠近,给君子合适的位置,以求福祉。所以,人生最为最为重要的是行在正道上,做好自己,其他都是方式与过程而已!
恰好今天读到的是遯卦,和之前的想法产生了一些共鸣。从卦象来看是天下有山,遯。遯卦和否卦就只有一步之遥,九三若是随着初六、六二,就变成了否卦。在大象辞我们可以看出君子的态度,“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易经》这样一卦一卦的读下来,才明白了何谓真君子!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有很多看不顺眼的事情。我们一般处理步骤是怎么样的呢?首先,是不是要表明我们自己是多么的高尚、伟大,是不是都是别人一味的侵犯或是不合理的要求等等。其次,在内心的深处是不是想让听众都来讨伐别人呢。本身说出这个事,就是为了获得认同感。为何累,为何是非多,那只是自己的问题,与他人无关。

在这个天山遯的卦象中,我们可以好好的感受下。何谓遯,遁也。一个高高在上的天和一个耸入云霄的山。山想和天比高低,究竟谁高?天自然心知肚明,然而山是云里雾里的,天是否要和山大吵一架呢?天没有必要,要比高低,可以,我将我的云雾退去,看看山是山,天还是天。所以君子远小人的手段是不恶而严。

遯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运用也相当的广,我细细的感受的一翻,在我们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必要好好的体会下!

在我们引领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就好比上挂的天,孩子就是下卦的山。要想要孩子茁壮成长,放手那是一种必然。然而放手的过程,该当如何呢?这个过程可以参考下遯卦的六爻。

比如说:“初六,遯尾,厉,勿用有攸往。”我们作为父母在引导孩子过程中,放手的时机很重要。要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了解孩子的各个阶段的敏感期。就如今天日课提到的:感官关键期(0-6岁),形象视学发展的关键期(4岁以前),音乐才能发展的关键期(3-5岁);语言关键期(3~6岁);学习外语的关键期(3-12岁);秩序关键期(2-6岁);想像力关键期(2-8岁);文化敏感期(小学1-4年级);黄金阅读期(8-14岁)等等。只有抓住还每个敏感期,适时的放手,对孩子的成长是最为有利的。看看现在孩子,孩子10来岁了还要妈妈读故事给孩子听,有很多就是遯的时候没有把握好,现在父母想遯也遯不了。这就是遯尾,厉,现在的解决办法,那只有勿用,继续引导孩子,才可能有攸往。

“六二,执之用黄牛之革,莫之胜说。”这是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找到一套方法,让孩子与父母之间就如“执之用黄牛之革”,使得亲子关系亲密和谐融洽,莫之胜脱,谁也离不开谁。比如说我们现在的痛过亲子阅读的方式,是一种非常好的亲子互动的方式。为什么我们的孩子能爱上经典,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从这样一个出发点,方方面面的优秀。这里面是有一定的学问的,我们一起诵读经典,不仅仅是关系上亲密了,更重要的是一个层次,是通过与古圣先贤的对话,我们达到了“固志也。”我们行在道上,只管坚持就好!

“九三,系遯,有疾厉;畜臣妾吉。”想想系遯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是常犯呢?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孩子,很多事情,孩子完全可以独立去做了,然而作为父母的总是一厢情愿的想着去帮助孩子,想遯而心里还有所系吗,“有疾厉”这会带来很大的灾难。有一个朋友,经常性的抱怨说她的孩子问题多,不爱写作业,不好好吃饭,做事拖拉等等。孩子为什么会有这些问题呢?那是父母放手的手段、方式上多少出现了这“系遯”的问题。比如说吃饭,你告诉孩子要要好好吃饭,不吃就没得吃了。之后就放手,用不了多久孩子自然乖乖吃饭。这是我在我家孩子身上总结出来的,小一点的时候是奶奶喂饭,看到孩子吃饭就是一个头痛的问题。后来我明确孩子不准喂饭,孩子愿意吃就吃,不吃就算了。原则上是做饭尽量的还是适合孩子的胃口,不吃饭是不可能有零食吃的。不到一个假期的时间,孩子吃饭的问题解决了。很多情况,父母心痛孩子,看到孩子不吃,又开始喂饭,又开始给零食吃,自然而然恶性循环,同理,作业问题也是如此。在这一关,若是这样的心态,那么只适合做点什么呢?“畜臣妾吉。”要想有很大的成就,那是很难的,做点小事还是可以的!

当我们一步一步的走好了之后,自会收获九四的“好遯”,九五的“嘉遯”,上六的“肥遯。”

生活处处留心皆学问,《老子》中说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同样,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做一个用心者!行在道的路上,坚持前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392

帖子

1166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1166
QQ
179#
 楼主| 发表于 2018-1-8 16:46:03 | 只看该作者
2017年挑战日记363第176篇-非礼弗履
  学习日期:2017年07月12星期三   阴
学习人员:妈妈、李俊辰、李一弘

亲子共同学习内容(辰辰):《神农本草经》04、《笠翁对韵》十四删、《幼学琼林》地舆、复习《易经》履卦、复习《老子》第26章

亲子共同学习内容(弘弘):《易经》乾卦(第一页)、 《诗经》关雎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开始到度百岁乃去)、《大学》第一小段、 《三字经》1-8页

学习方法: 157累积法

主题:非礼弗履

现在越来越喜欢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方式了,从这一周开始,我是计划带着妹妹读经典,昨天是让哥哥先读,然后妹妹再读,结果妹妹就把《三字经》读完就跑了。今天早上读经典时候,我让妹妹读前面,我希望妹妹能全面一些,所以每本书的内容比正常的篇幅减少了很多。刚刚开始,我们慢慢的来。原本考虑到《黄帝内经》的内容会有点长,担心她读不了,结果读下来还不错。今天的这些内容,都很好的完成了。结果哥哥看着妹妹读,心里开始着急了,也不断的想给自己加内容,说自己要读6本,想一会后说要读9本,说他还想读《诗经》、《大学》、《黄帝内经》、《伤寒论》、《孝经》。最后直接来一句,我要把那些书读完。后来读的时候,只加了一段《诗经》。

这两天我读了《易经》的大壮卦和晋卦,愈发赞叹它的排序。在序卦传中说到:“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恒者,久也;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遯》。遯者,退也;物不可以终遯,故受之以《大壮》。物不可以终壮,故受之以《晋》。晋者,进也。”

  在里面体会到事物的发展都是曲线前进,人的成长亦是如此。很多时候,发现曲线救国的线路还是更为稳妥。比如说遯卦,遯,遯者,退也!当我们遯得好,畜聚了足够的能力与人才之后,自会大壮。所以遯卦后面紧跟着大壮卦。当事物发展到顶峰的时候,我们应该要知道一个止字了,如何长久的保持这个巅峰之态。大壮卦的卦象是雷在天上,根据这样的自然现象,君子所想到的是“非礼弗履。”当一个人影响力足够大的时候,当一个能量足够的时候,我们更加要明白有所为,有所不为,适可而止。
还有一点感受,卦与卦之间,呈现一个事物发展的规律,在每一卦中,”时”和”位”的观念很重要,每一卦中也存在一个内在的关系。整体的有一个感觉可以说回到乾卦中,比如说初爻,一般情况都是勿用的状态,需要的潜而不用,若是选择动,多半不会很好。
在系词下传第八章有这样说道:“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柔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其柔危,其刚胜耶?”
在系词下传的第五章有这样一句:“子曰:”乾坤,其易之门邪?“
所以,重点习读,反复体会乾坤之卦,是去领悟其他的门户。《易经》是越读愈发喜欢,他就是一部励志之书,是一部君子之书!我们喜欢“神“化《易经》,何以至此?
在在系词上传的第九章有:“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志。”其乃“神”也!
在大壮卦的除爻中说到“初九,壮于趾,征凶,有孚。“刚刚进入大壮的状态,这个小子一出来,好好的得意了一番,很想有一番大作为。自己刚刚进入社会时,估计也就是那般心境,认为自己各方面条件都还不错,敢作敢为,有想法,就认为会无往不利。时间久了后,会出现另一个问题,心态开始有点消极了,这是不对的,但是看清楚了另外一个问题,除了自己努力,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角色没有注意,那就是自己的领导。就如这里与初九相应的是九四,九四是阳居阴位,他和初九是不相应的。所以初九的作为,得不到外界的支持帮助,而且刚刚报道就想大展拳脚,这样自然会带来不好的印象。就如凡是轻诺者,必寡信。
就如刚刚说到系词传中所说的,一般第二爻,居中都会比较好。九二爻,“贞吉。“为什么呢?象辞解释到”以中也。“《易经》里很多地方都告诉我们只要是合理的事情,只要守正,本分就会没事的。
九三爻中说到“小人用壮,君子用罔,贞厉;羝羊触藩,羸其角。“相同的事情,很多时候看我们是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处之,若是我们用小人的心态,自然有危险,若是用君子的心态,则无害!所以很多时候,说命运在哪里?那就在我们的心间,在我们的脚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392

帖子

1166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1166
QQ
180#
 楼主| 发表于 2018-1-8 16:46:25 | 只看该作者
2017年挑战日记363第177篇-自昭明德
  学习日期:2017年07月13星期  四 阴
学习人员:妈妈、李俊辰、李一弘

亲子共同学习内容(辰辰):《神农本草经》04、《笠翁对韵》十四删、《幼学琼林》地舆、复习《易经》履卦、复习《老子》第26章

亲子共同学习内容(弘弘):《易经》乾卦(第一页)、 《诗经》关雎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开始到度百岁乃去)、《大学》第一小段、 《三字经》1-8页

学习方法: 157累积法

主题:自昭明德

现在为什么越来越多人想不开,尤其是很小的孩子,有时候看到这样或那样的新闻心里无比的难受,多么美好的生命呀?为何就选择了放弃,他们没有想过,他们的今天可是还有好多人渴望着的明天。

为什么他们会如此呢?在他们的心中是不是缺乏阳光的普照?是不是在他们心中日落之后,就不再会有太阳的升起呢?他们心中的太阳在哪里呢?

生命就是自然孕育的过程,我们生活也是应该遵循自然规律才好!

在晋卦中,卦象是坤下离上,坤为地,离为火,阳光普照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难道我们现在的生活不如晋卦吗?

前几天在看《老子传奇》的时候,孔子的出场,我有些诧异,孔子是出生在鲁国,鲁国乃礼仪之邦,然而在组织一场葬礼的过程中,日月星辰有变,老子让孔子暂时停下来,孔子不解,后孔子向老子请教的过程中,老子告诉孔子,鲁国和他们陈国都是礼仪之邦,然而在当时的情况下却没有让百姓安居乐业、没有国家繁荣富强。为什么呢?礼仪乃为人定,此为礼仪所累!礼仪之下还是要变通,首先要遵循的还是自然规律,不可违越天道!

然而读到晋卦中的卦辞时,更加体会到了老子的道法自然。晋卦的卦辞:“晋: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在赏赐那些有功的侯王时,虽然用了很多的马匹,多得白天都要接受好多次。这里用的是”昼日“非常有意味,我们都知道”昼日“白天的意思,不包含夜里。

太阳在大地之上,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带来希望,给予我们一个永恒的信念。不论阳光普照与否,哪怕今天是阴天,明天是雨天,哪怕他连续好长一段时间,我们心中肯定相信太阳有一天会出来的?

在《黄帝内经》里也说道养生需要“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然而,我们现在的生活,在很大的程度上让我们感觉到了没有夜晚!所以健康问题越来越严峻!很多时候,让我们心中有那么一个太阳的概念,该休息的时候休息,别老是搞得那么身心交瘁!比如说现在的孩子,作业要写到转点?是值得好好反思?

看到这样的卦象,君子所想到的是“明出地上“、”自昭明德“。其实出生在现代的我们,我们应该看到的卦象不是如此吗?

纵观历史,我们中华民族总共经历了4次兴盛时期,和即将到来的第5次兴盛,每次兴盛相隔大致为700年。

第一次,周朝,公元前8世纪左右。第二次,汉朝,公元前1世纪左右。第三次,唐朝,公元7世纪左右。第四次,明朝,公元14世纪左右。当今,21世纪,正好又是700年,我们正好处于中华民族第五次大兴盛的时候,可以说生逢其时,得天独厚,责无旁贷。恰好这一次的复兴,是我们华夏文化的伟大复兴!看看的我们的政治路线,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到了多少我们文化软实力!

生在中国,恰好也生逢其时,得天独厚的时代里,我们应该怎么来做呢?

在晋卦的初六爻说到“晋如,摧如,贞吉。罔孚,裕,无咎。“我们刚刚开始的时候,前进的过程或多或少会有所阻碍,但是只要我们能守正,坚持,会获得吉祥的。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自己还未获取别人的信任,我们调整好心态,放宽心,做好自昭明德,自然无咎。在象辞中详细解释到如何吉,”独行正也。“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都知道人言可畏,但是我们自己要有自己判断力,坚持专注于自己的专长,而且守正,自然结果不会差。

当我们继续努力着的时候,若是没看到收获,心中多少会有一些着急,就如我们刚刚工作那时,前三年或许我们都很安心踏实的做事,那个时候知道自己处于一个“未受命“的状态,然后又过了些年头,若还是没有动静的话,心中忐忑不安是难免的。在这个时候,我们更是要调整好我们自己的心态,自昭明德,只要”贞“就会”吉“。六二说到:”晋如,愁如,贞吉;受兹介福于其王母。“他的守正、守贞会得到六五(王母)的照应,这是很大的福气。

今天六三之后,那是更好的状态了:众允,悔亡。“她得到阳光普照的机会更多了,她带领着大家齐心协力的向六五迈进。

在这个卦中非常核心的四个字“自昭明德”,做好了这几个字,自然都会吉祥。然而九四是“晋如,鼫鼠,贞厉。”鼫鼠,它能飞不能上屋,能爬不能上树,能游不能过涧,能挖洞不能掩身,能走不能先人。技艺虽多,却很难摆脱窘困。在这里,就如鼫鼠一般,技艺多,却没有一门精通的,如何立足呢?所以他只想动歪心思,他不守正,自然会有很严重的危险。

走到六五爻,我们从乾卦中可以看得出,九五飞龙在天的状态,人生都渴望能达到这个至高的君位之巅。能走到这一步的人,自然也是非常人能及的,然而他还是六五,还那么的柔和。在老子中说了一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还有一句“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无为而无所不为!所以“六五,悔亡,失得勿恤,往吉,无不利。“

同理,用老子阐述了上九的状态,“上九:晋其角,唯用伐邑;历,吉,无咎,贞吝。“阳居阴位,过刚易自折,然而《易经》只是给人无限希望,只要能改过,则会无咎,就如我们的人生,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在这里同样也给了我们一个道理,”唯用伐邑,道未光也。“以利服人不可取也!还是好好像六五学习,”自昭明德“。

说到“自昭明德“让我想到我们曾经提出的一个问题,亦师、亦友、亦领导此生何处寻?现在,让我感受到这样的人应该存在的!

在这个平台上,我感受到最大的魅力就是老师们的”自昭明德“,尤其是玉英老师!现在这一群孩子们,在老师及古圣先贤的熏陶下,他们就是未来的亦师、亦友、亦领导的角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咨询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育心智慧父母群育心经典智慧父母4群
服务热线:
4008-520-137
工作时间:
6:00-21:00

官方微信扫一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