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积食》 巩固21天成果(三)之第17天 读经日期:2017年1月20号 星期五 读经时间:第51周第5天 读经人员:妈妈和芽芽 读经内容:1.《易经》9-12卦; 2.《黄帝内经》灵枢第9节; 3.《唐诗三百首》301-320; 4.《新概念英语》L109; 5.《诗经》小雅187-190; 妈妈自己读:《易经》系卦传。 读经方法:157累积法 在大寒的节气,慧玲老师带来了一堂关于积食的课程,及时又实用。进入大寒,饮食要滋阴益精,起居上早睡晚起,外出要防风保暖,还要注意积极调节自己的心态,喜怒有度,多晒太阳,接受“光合作用”。
过年容易大吃大喝,孩子不知节制,容易积食。积食分胃积、脾积和气积。胃积是吃多了,食物堵在胃里不消化;脾积是脾胃功能差,无法通过脾输送食物中的水谷精微,积蓄在中焦,形成了痰湿体质;气积是孩子小心眼,爱发脾气,或是蛋白类根茎类食物导致。
慧玲老师分享了11个判断积食的方法。闻口气时,味道最近变得非常大,吐出的都是酸臭未消化的食物;大便次数变多,每次粘腻不爽,味道很臭,甚至会腹泻;舌苔偏厚、偏黄、偏腻;摸温度时,肚子很烫背不烫,并且手心很烫手背不烫;一开始食欲不佳,积食时间长了,可能会总觉得肚子饿,但吃完肚子发胀,很快又会泻出去;脸容易发红,这种发红往往集中在右侧的颧骨部;晚上睡觉翻来滚去,身体扭来扭去,比较小的孩子,睡觉时还会哭闹;嘴唇突然变得很红;感冒后容易咽喉肿痛;饭后肚子胀痛、腹泻;胃与肚子有气体。
有一次,芽芽差不多一星期没怎么吃东西,身体一直持续发热。一开始并没引起重视,觉得孩子能够自行调整,后来一直不见好,才去看中医。中医说是积食,开了调理脾胃的口服液,后来还没喝,芽芽就自行恢复了。听了今天的课程,学到了非常实用的解决积食的方法。
七岁以下,首选推拿:揉板门,逆运内八卦,补脾经,揉天枢。推拿时注意四个动作要做全,顺序不可以打乱;在给孩子推拿前,要先把手搓热;按摩腹部的动作一定要在饭前或吃饭一小时进行;一般要连续做两三天,每天做两次,才能看到效果;这套推拿方法只适合积食,不适合做日常保健,积食症状一旦消失,就不用再做。另外,也可通过捏脊(积)将积化掉,重点是提捏胃俞和脾俞。如果推拿掌握不好,则可以用焦三仙和炒鸡内金进行食疗,或是艾灸神阙、中脘、气海、整个腹部。
感冒发烧积食发烧,两者存在区别,感冒发烧,体温升高同时发冷,积食发烧,体温升高不发冷。积食发热,可用三菱针扎四缝。芽芽今天醒的比较早,一起听了早课,听到扎针时,她就开始一直哭。因为她知道自己身体里有贪吃宝宝,就怕给她扎针。平时多吃一点,她就会开始问,贪吃宝宝还在不在我肚子里,我说在时,她就会说,那我少吃点,要把贪吃宝宝赶走。现在稍微好点,但遇到喜欢的水果、食物还是有些控制不住。遇到脾胃不和,用小儿消食颗粒;遇到脾胃虚弱,用健胃消食口服液;遇到积热便秘,则用小儿化食丸。如果是积食引起的咽喉肿痛,则可用大山楂丸,喝萝卜汤来解决。
孩子积食,不能每次都靠食疗吃药,要有量的控制,要相信孩子的消化能力。常用外力调养,脾胃功能会慢慢丧失。这两天在教芽芽跳绳,期待增加他的运动量后,能够促进消化,减少积食的发生。
今天除了听到这么一堂实用的课程外,最重要的是第一次担当语音日记的主持。回听自己主持的录音时,发现了三点不足:一是昨晚8点的预告漏发了;二是提醒家人们修改名YY片时,未将提示语预先拷贝到发言框,导致发言有些停顿;三是点评过长,言辞不够简练。
早上,我和芽芽都穿着黑色的羽绒服,芽芽把衣服翻了起来,还说我们都是小黑鸟。晚上,看易经动画片时,芽芽看到永娜的YY名片前是小黄衣,就问我,“妈妈,为什么你不是黄衣服?我想让你穿黄衣服。”我回答说,“宝贝,妈妈还不够努力,得继续学习。”芽芽就说,“妈妈,那你得更努力,才能穿上黄衣服,然后你就是亮光闪闪的妈妈了。”孩子也会不自觉地拿妈妈和别的阿姨比,也希望自己的妈妈能够更优秀更出色更美好。想要100分的孩子,就要努力争做100分的妈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