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6-12-12 22:49:31
|
只看该作者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用(国学经典伴我行204天)
读经第30周:2016年12月12日 星期日 第7天 累积204天
读经方法:147累积法
读经人员:亲子共读
读经内容:
《易经》系辞下传1-3
《孙子兵法》 第1节音频
《笠翁对韵》(上)一东-三江
新概念英语L41
已经读完7遍的经典:
《孝经》《弟子规》《大学》《易经》上、下经,《易经》系辞上传 《中庸》《成语接龙》《德育启蒙》《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道德经》
累计通读《易经》7遍。
累计通读《中庸》5遍。
累计通读《大学》7遍。
累积通读《孝经》5遍。
《老子》第一章到第十章。1遍。
在上个星期我用7天时间又读完了一遍《易经》。本星期继续第二轮挑战。
中国人为什么喜欢学习历史呢?
因为历史涵化了曾经的一切。
说到历史,从古至今,中国一共经历了83个朝代,559个帝王。所以,一个人无论自己多么牛,相对于历史的长河,都是短暂的一瞬,都会被历史淹没!所以说要活好当下。
秦朝让中国实现了大统一。汉朝和唐朝,让中国成了世界的中心,而元朝可以说是世界的元朝,元朝的疆土大家知道吗?是当时全世界已知版图的五分之四,这是什么概念呢?元朝只是中国的元朝吗?非常遗憾的是,当时文化基础薄弱,元朝的历史非常短暂,在中国的历史上,历来都是中国人让万国来朝,历来都是只有中国人去惩治他国的份,没有他国来入侵中国的。而在清朝,却出现了八国联军和日本的侵略。古往今来的一只猛虎,却在晚清成了鱼肉,为什么呢?大家有没有思考过?这个思考,对于治家,对于治企,对于中华民族的强大都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思维决定行动,行动养成习惯,经过形成性格,性格形成命运。
如果反推,清朝的问题的根本原因在哪里呢?
他们非常重视知识,大兴文字狱!当然原因很多,焚书坑儒,言听计从,不听帝王的话就株连九族,一般的百姓不能读书,只有帝王的子孙,有钱有势的人才能读到经典。很多人失去了灵活,过于敦厚都是为了保命。
一个人失去了灵活,过于敦厚,确实是呆傻了,呆呆地认为世界都是好人,呆呆地认为,我不欺负他人,别人就不会欺负我,呆呆地认为,自己心中天下无敌,就会真正地没有敌人,结果忘了只有自己真正地强大了才不会有敌人,忘记了实力是一切的根本。
我们一直渴望省事,有个听话的孩子。结果,面对外人来犯自己的时候,我们的孩子和我们一道受尽了凌辱!
所以根本就在于孩子内心的觉醒,在于孩子自己的自强不息,不断增强自己的实力,不断壮大自己!
讲到这里,我们还想要一个听话的孩子吗?要一个言听计从的孩子吗?
就是因为自己格局不够,才会觉得世界就井底那么大。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用,能知古始,是谓道化。用历史,用曾经的荣辱成败的经验和教训,用历史的长河,来丰满我们,从而让大道这匹骏马为我们所用,让历史成为我们自己真正可以遵循的大道和纲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