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你的认知局限,限制了孩子的人生》

[复制链接]
查看: 2393|回复: 0

19

主题

132

帖子

515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515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3-5 10:50: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你的认知局限,限制了孩子的人生
亲爱的贞明家人们,大家新年好!
我是来自xxxxxx,很高兴与大家如期相约在上午1030分的贞明日课堂,感谢家人们的如约守候,感谢贞明经学院为大家打造的成长平台,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让我们每天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进步,在进步中提升,努力成为优秀的智慧父母。
开课前先请各位新老朋友注意学习群规,入群第一步,修改群名片,学习地址:http://www.zm137.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30  
非常感谢大家的配合!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是《你的认知局限,限制了孩子的人生》。
01认知局限,令许多家长用已知限制未知。
今年过年,见到表弟。
这个表弟小时候特别聪明,所以被亲戚们寄予厚望。
上二年级的时候,他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婶子给他报了书法班学习。
小时候,我和他玩得特别好,每年暑假都会去他家,他写的字,虽然和大师笔法无法相提并论,但笔锋、笔力、一撇、一捺都有板有眼。
他上四年级的时候,参加了全市的书法比赛,取得了二等奖。
表弟对书法非常热爱,小小年纪,自己上课,从未有一节缺席。但是,六年级的时候,婶子不让他学了,原因是书法会影响学习。
婶子逼着他读书,考试。但是表弟的兴致却一天不如一天,成绩也一天天下滑。初中、高中,他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去年表弟考大学,成绩非常不理想,我给他打了个电话。电话时长一个小时十二分钟,他对我说:
“姐,那时候如果我妈没有逼我放弃书法多好,我一直都记恨这这件事,没有书法,我对所有课程也提不起兴趣。”
婶子以为:读书就是一切,考上大学就是真理。
表弟认为:我爱读书,但我更爱书法。
傅盛将人的认知分为四个层级:
1.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2. 知道自己不知道
3. 知道自己知道
4. 不知道自己知道
大部分的成年人都处于第一层,而大部分的孩子却处于第四层。
每一代人都有那一带的认知限制:偏差性局限性失时性
三婶只看到了读书上大学这一条路,却没有意识到随着时代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在发生剧烈的变化。
而表弟,一位极具书法天赋的少年,就这样被生生扼杀。
曾经认为网瘾少年无可救药,但善加引导,也许就是一位计算机天才;
曾经认为网络小说毫无营养,但加以利用,也许就是一位写作大师;
曾经认为唱歌跳舞不务正业,但给予空间,也许就是一位艺术大家。
这就是家庭教育的传统模式:用家长浅薄的已知,限制了孩子无限的未知。
02用已知限制未知,令孩子失去思考的能力。
小米妈妈拿着一张画纸向我炫耀:“你看,我女儿画的猫咪,漂亮吧
我看着画纸上那只头儿圆圆,耳朵尖尖的猫咪,觉得我们曾经见过面。哦,对了,就是在那本《少儿简笔画速成》中,我小的时候,也曾经受过这本书的“洗礼”。
小米今年4岁了,是公认的画画天才。
画电视,她知道“大方盒,小方盒,一横线,架座桥。”
画手套,她知道“两横线,连起来,一大弯,一小碗。”
画树木,她知道“地上一颗小树苗,迎着太阳长得快,绿绿叶儿随风摆,红红果子真可爱。”
我低下头问她:“你见过真正的猫咪吗?”
小米说:“见过。”
我问:“那你有观察过猫咪吗比如认真看看它的脸是什么样子的,它的爪子是什么样子的,它睡觉的是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米眨眨眼:“没有。”
我问:“那是谁教你画这么多东西呀?”
她说:“是妈妈教我的,妈妈说画画就是这样的。”
小米的现在,就是我的过去。曾经被很多阿姨称赞的画画天才,现在居然连最简单的东西都画不出来。
因为,我已经被书中固定的公式锁死了,只会模仿,不会创新。
传统的家长,已经习惯于将自己摆的高高在上,希望孩子用我们希望的方式去学习和生活。
于是,我们将我们原来的认知,强加在孩子身上,让他们渐渐失去了思考的能力,沿着固有的道路,亦步亦趋。
03、自己的已知,令孩子失去探索世界的勇气。
不可否认的是,将固有的经验传递给下一代是人类与动物的本能。
但现实的状况是,我们不仅想将本领传授给孩子,而且想将我们的思想也灌输给他们。
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就算是比孩子多活了二十多年,谁又能保证看懂这个世界呢?
有位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将五只猴子A、B、C、D、E放入笼子里,笼子上方挂着一串美味的香蕉。
但是,科学家设计了一个装置,只要任何一只猴子靠近香蕉,五只猴子都会被强力水柱喷洒所以猴子们只能望着香蕉垂涎欲滴,但谁也无法靠近。
随后,科学家将猴子A抓了出来,放入了一支新的猴子甲,同时将强力水柱关闭。
猴子甲看到香蕉,正要去吃,结果原来的四只猴子便扑过来痛殴,于是猴子甲也只能望蕉兴叹了。
科学家有一次换出了猴子B,放入猴子乙,于是故事重演,想吃香蕉的猴子乙被四只猴子痛殴一顿。
科学家一次将猴子A、B、C、D、E换成了甲、乙、丙、丁、戊,五只猴子望着香蕉垂涎,却谁都不敢靠近。
他们只知道不能碰香蕉,却不知道为什么不能碰香蕉。
孩子1岁,不停扔东西。家长想孩子怎么这么调皮,就不再给他东西玩,于是,孩子错过了探索世界的第一步。
孩子3岁,脾气见长。家长想不能再惯他了,就不断训斥孩子。于是,孩子错过了建立自主意识的第一步。
孩子6岁,上学但成绩不理想。家长想你要多读书,来妈妈帮你辅导。于是,主动学习变成了被动学习,孩子从爱学变成了厌学。
很多人,就像是后面进去的五只猴子一样,知其然,却不知所以然。
因为他们被迫按照已有的经验去生活虽然安稳,却失去了探索世界的勇气。
04用已知限制未知,使孩子失去了竞争力。
在许多父母的认知里,“稳定”是第一要务。
在我准备辞工创业的时候,我家七大姑八大姨都劝我:“你的工作很稳定呀,你干嘛要去受那份罪?”
们不求大富大贵,也经受不起大风大浪,于是把“稳定”当做人生的最佳标配。
当老师、当公务员,进国企,是最受人尊敬的,下海、打工、创业,千万不要。
于是,一个又一个年轻人,在父母的强迫之下,丧失了斗志,也丧失了人生拼搏的资本。
罗振宇在《这一代人的爱与怕》中讲到:“过去我们这一代人最大的悲哀是,从小压制孩子的兴趣,从小按你所规定的,你认为正确的方式,让孩子去成长。当他成长到一定的时候,你束手无措。”
要知道,孩子不是在你出生之后很多年才出生的人,孩子是在你死之后会活很久的人。
且那个很久是一个变动比今天还要迅速的时代。
我们的父母的最大任务是在我们闭眼之前,在今天就帮孩子打好基础,走好剧烈变化的生命变化的余生。
我们处在一个急剧变化的社会,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剧烈变化着,用我们固有的认知强加给孩子,只能让我们离这个社会越来越远,越来越跟不上它的步伐,最终输的一败涂地。
05不用已知限制未知,就要做学习型父母。
家长习惯用已知限制未知,最大的原因就是:认知的局限性。
想要突破障碍,方法也许很多,但我认为最重要的一条是:做学习型父母。
S小姐是我大学时的好友,记忆中的她聪明漂亮又可爱。但自从四年之前她结了婚,我们之间的联系就少了。
三年前,她生了个女儿,我去看望她哪里还有半点之前的模样?脸蛋浮肿、身材发胖、面容憔悴、衣着邋遢,跟我说话时总是唉声叹气地说:
带孩子太累了,而且她一点也不乖。
我们的聊天没有进行很久,我不知道如何回应她对孩子和老公的吐槽,她也无法切入我的职场人生。
几个月前的同学聚会,我又见到了她,身材窈窕,妆容精致,笑容灿烂,像是变了个人一样,令人惊艳。
我问她:“一年多没见,怎么变漂亮了这么多?”
说:“因为我意识到,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做个好妈妈。”
是啊,这一年她的朋友圈风格完全变了从以前晒孩子、吐槽老公变成了晒书、学习和旅行。变得越来越开朗,越来越阳光。
从前的抱怨和吐槽改变不了任何事,当我越来越伤心和抓狂的时候,我见到了另一个妈妈,和我一样有一个一岁多的孩子,有一个以事业为重的老公,但她的状态和我完全不一样,乐观开朗又阳光。
我问她,你是处理家庭关系的,她对我说,没有其他秘诀,必须不断学习。
S小姐于是开始把养娃当成乐趣,她学了营养学,给孩子配出美味又漂亮的饭菜。
她学了英语,跟孩子玩英文游戏。
她还练习瑜伽,经常来个亲子互动,即带了娃,又健了身。
很多时候我们没有意识到,孩子懂得并不少。
他们来到世界上在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而我们如果停留在过去的认知层面,就会越来越落后于时代。
有一天,你的孩子会发现,为什么我的妈妈越来越笨,知道的越来越少了?
其实,不是妈妈越来越笨,而是在所有人都进步的时候,一些妈妈选择了原地踏步。
查理·芒格曾说:“你们必须坚持终身学习,光靠已有的知识,你们在生活中走不了多远。”
做一个学习型的父母吧,把孩子当做自己的老师,把每一天当做新的一天,把每一件事当做新的事情去对待。
不要固守成规,用自己有限的已知,限制了孩子无限的未知请拉起孩子的手,和他一起进步
好,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感谢家人们的陪伴和聆听!
让我们一起在贞明这所没有围墙的父母大学,每天学习一点点,进步一点点,积小成高大。我们也期待更多智慧父母的加入,让我们一起育心,一起成长,一起进步,幸福快乐每一天!多学习,多正音,多努力,多付出!坚持读经,相约十年!我们一起努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咨询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育心智慧父母群育心经典智慧父母4群
服务热线:
4008-520-137
工作时间:
6:00-21:00

官方微信扫一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