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贞明育心国学经典】《黄帝内经漫谈》之一

[复制链接]
查看: 2670|回复: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7-28 13:52: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黄帝内经漫谈》之一

亲爱的贞明家人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与大家如期相约在上午10点30分的贞明日课堂,感谢家人们的守候,感谢贞明经学院为大家打造的成长平台,让我们每天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进步,在进步中提升。

开课前先请各位新老朋友注意学习群规,入群第一步,jiehttp://www.zmyx137.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30  

非常感谢大家的配合!

今天我为大家分享的主题是《黄帝内经漫谈》之一。


很高兴能再次同大家一起学习,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黄帝内经》这本珍贵的宝典。为了能更好的理解《内经》,我们的《内经》课程不是简单的说身体哪里不舒服了,怎么办?用什么药来治疗的方法来解读,这样的解读,是在学习和应用《伤寒论》时才有意义。

而《黄帝内经》如果局限于一些感冒发烧了怎么办?这里不舒服,哪里感觉坏的话,那就太浪费《黄帝内经》这部宝典给我们的更多体悟了。

所以,这里,我们的课程内容可能会与大家的期望值有所不同,不谈什么病应该怎么治,什么情况吃什么的话题,所以,当中的是高是低,大家自己判断。因为,我们每一位中国人的一生中,都或多或少要从中医里获益,我们就是从这一次又一次的亲身体会中走进了中医。

而中医的很多深刻内涵是我们所忽略的,而作为中医的汇总之大成的《内经》,我们也确实有很多地方是太潦草的一读而过了,所以,今天的课程姑且命名为“《内经》漫谈”。《黄帝内经》讲究“治未病”,更多的是阐述如何在身体疾病未发之时能够及早预防,及时避免。


相对而言,有些重要的篇幅是在说明由医入道的一个修炼过程,虽然现在的社会,谈修炼似乎是个很另类的词语,其实不然,换句更能理解的说法就是“修身”,这个修身有两个含义,一个是行为举止、道德修养方面的修身,而另一方面就是身体养护的修身了。

对于《黄帝内经》的第一篇,很多人已经非常熟悉了,首先是标题“上古天真论篇第一”。上古,是什么时候?那个时候的生活环境是个什么样的状态?为什么说“上古”是“天真”的呢?这里就有了疑问。

我们清楚黄帝距今少说也有五千年以上的时间了,那在黄帝口中所称的上古,其年代距今少说也有9000年以上,可能还要远一些,那么遥远的一个时代,其中生活的人类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形?

据现在的考古论证,人类出现的历史确切的一个说法,其最古老的一个化石证明距今已有两亿多年的历史,而令人惊讶的是其化石的形态与今日之人的形态变化不大,而最初的证明:人类的起源是在我们所熟悉的——亚洲。

而又根据《山海经》的记载:上古时期的地球,其陆地的生活环境是一个整体,而不是像现今的几洲几洋的板块式的格局。那个时候是个很奇妙的时期,而现在我们能掌握到的所谓科学数据却表明: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从诞生之日起,已历46亿年。

而同时研究发现表明人类与其他动物的分界点是在500万-800万年前,人科动物的历史从此开始。这样的数据说明:人的历史,相对而言实在是太短太短。

上古时期的事情,我们无法知晓,天晓得那个时候的地球是什么样子的?那个时候的人类是什么样的?我们今天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与感受有多少是正确的呢?我们对“自己”了解了多少?那,这些对我们学习《内经》有什么帮助?其实,这些非常重要。

我们一会再来看看这里的思索对我们的帮助。因为我们清楚(这里摘取一段学习资料):科学,不是唯一解释世界的方法。

不论我们承认与否,中医学与现代科学根本就是两回事,从基本理论到实践方法,二者是两股道上跑的车,走的不是一条路,它们是对立的,没有互融性。

英国李约瑟曾经总结说:“中国人以他们特殊的天才发展起了中医学,这种发展所循的道路和欧洲迥然不同,其差别之大可能超过任何其他领域。”


而重要的是:上古之人有个淳朴的共性就是“天真”。到底什么是“天真”?现在多用的解释为“单纯、朴实、幼稚;头脑简单”。

本身这样的含义没有绝对的褒贬之意在当中,而我们现在用天真形容最多的,就是孩子们。而在《庄子渔父》中有说到:“礼者,世俗之所为也;真者,所以受於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於俗。”

“天真”多指不受礼俗拘束的品性。而孩子,恰恰淋漓尽致的表现出这一点。同时我们在其他诸多的经典之中,发现圣人一再说明“回归婴孩”的一些非常重要的特征:元气充满,阳元纯净,品性淳朴……

而这些宝贵的特质,在若干年后的黄帝时期,已经逐渐消退,所以,黄帝才会在第一篇当中对上古之人与今时之人的一些特性多处予以阐述、对比。而让我们后世之人有个清晰的认知:要想身体健康,我们应该往回走,往内看;魂回上古,回归天真。

这里其实是体现了一个极其高层次的养生要诀。而现在的我们,只会向前看,往外看。比如一个简单的五行,大多数人张口就是“金木水火土”,全不知,这样一句话足以体现出我们没落的天真:

1、将物质摆放在第一位,将有形的追求摆在第一位;

2、五行的属性全是相克之局,毫无生机可言;

3、后天运化五藏六腑水谷精微的土脏,成为孤脏;

4、此排序为相克之句,给到自身的暗示就是争强、斗胜;而合作、互助、友爱的感受荡然无存;

5、金主肃杀,主收敛天地一切气机之势,一如我们现在人,不想付出,却总想得到;

6、金木相克,水火相克,孤独土脏,而不成三之生数,一如现代人只求所谓“曾经拥有”的那种颓废,只想“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生消极态度;

7、一组不见生机盎然,只见争权夺利的组合,会将我们的心理引向何方?


“天真”离我们何其之远?要清楚,“天真”之人,其气机保合太和,其禀性混沌淳朴,人体的最佳状态就会出来,那,所谓“天真”会有哪些具体的体现?其实,我们都曾有过“天真”的时代,回想下我们的小时候,70年代的时候,物欲不多,精神丰满。自己身体有些什么小磕小碰的,都是简单处理,而恢复得极快。

因为我们那时侯,很天真,不当病是个病,不放在心上。这样的状态下,身体的另一个部分,就是我们的“神”会替我们好好打理我们的“形”。同样道理,孩子在很多疾病来到的时候,是不会像大人们这般大呼小叫的,即使是外伤出血这样的情况。

而如果妈妈们对孩子的一些简单的疾病,外伤也罢,在孩子面前镇定自若,不刻意紧张,简单处理好,嘴里淡淡一句:没事,小问题。孩子会心安,会放心,会将“病”放下。而这个时候,作为父母就能智慧的帮助孩子通过其他方法恢复身体机能,而不是跟着紧张、慌乱、无措。让自己“天真”一些!

人一旦紧张,身体分泌的毒素会比平常多出数倍!所以我们需要自己好好调整自己的心境。

我们学习传统文化,听到的一句非常熟悉的话:“返璞归真”,而当中的“璞”字面的含义是指未雕琢过的玉石,或指包藏着玉的石头;而其引申的含义则比喻人的天真状态,质朴、淳朴,就是天真。
而作为一个人能在后天返璞归真,复归婴儿,回到天真的状态是非常了不起的!
   
而人在“天真”的状态下,之前说过的气机流转,气血运行,脾胃运化,就会使整个人体会达到一个极其高明且微妙的状态,而这种时候,人的主体反而是不知情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学会将“病”放下,而充分信任我们身体的一种“天真”的能力。而现在的我们离“天真”其实不远,只要能做到一件事情,“天真”的状态就会慢慢回来。就是让自己静下来,慢慢静下来,静进去,就能回归到天真的状态。

之前我们说的天真,太和元气,混沌质朴,用一个字来说是“空”,简单点说就是归于“太极”乃至于“无极”,就是静,或者说入静。而同时,这个“静”不是静止不动,而是守时待机之静。

佛家所言:如如不动。

我们好好理解。这个入静不同睡眠,而是有意识的使自己的身体神识进入一种无意识的状态,好像说起来很复杂,其实很简单。看看我们的生活:有多少人能在一天当中,让自己的身体静一静呢?

充塞着忙与盲的交集,充塞着苦与闷的错综,人,本来可以活得很轻松的。当然了,这些不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范围,只是一个思路的延伸。

而人体在入静的状态下,会有个实际的“天真”的体现,这个体现就是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其实,人体的自我修复是自然界最最强大的。

君不见自然界的万物生灵的自我修复是何等惊人,而我们的孩子们任何的皮肉之伤也是恢复惊人的。


可惜可惜,现在的父母,孩子一有任何问题,首先做的是将生命交给他人,交给那些高昂而又不知名的白色药罐。

当自己放弃了生命的时候,生命同时也放弃了你。同样,当我们的意志当中充满着对生命的渴求,对生命的向往时,生命同样眷顾着我们。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由于时间的原因,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下周五同一时间继续和大家分享《内经漫谈》之二。

感恩能遇到这么好的学习平台!感恩所有在这里默默付出的老师们!感恩家人们的陪伴!

让我们一起加油,好好学习祖宗留下来的瑰宝——《黄帝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难经》四大中医宝典,让每一个人都能够掌握自己身体的规律,顺应天地之道养生,不治已病治未病,做自己身体的主人,共同实现全民皆医的伟大理想!

祝天下所有人健康快乐!祝所有家庭幸福美满!

【整理:蔡晓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咨询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育心智慧父母群育心经典智慧父母4群
服务热线:
4008-520-137
工作时间:
6:00-21:00

官方微信扫一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