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31日 星期三 农历五月初六 天气:晴 读经典第24周第3天 自已读经典 挑战21天第五轮第1周 读经典内容:正音部分:《黄帝内经》灵柩 第十 《诗经 小雅》161~166 强化部分:《周易下经》《老子》 《学习爱,表达爱》 今天徐菊老师给我们带来了智慧父母课程《掌握爱的语言,促进家庭和谐》。学习了爱的五种语言:甜心的言辞、精心的时刻、贴心的行动、真心的拥抱、暖心的礼物。每一种语言背后都是内心满满的爱。 在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模式里,对爱的表达方式常常是含蓄的,是做了不一定说的那种。我们的老一辈们表达爱的方式是互赠的一块鸳鸯手帕;是一起学习的《毛泽东语录》;是一封邮到对方枕边的信;是通过一根电话线,打到对方的心里;是深夜发不完的信息,是一句“你还在吗?”如今,我们的爱可以煲电话、聊QQ,可以发微信,是面对面地大胆地表达爱的时代了。 这们这个年龄段的人,或者是比我再大一些的人,父母对我们的爱多是用打骂表达爱。在这种爱的教育下的我们,没有传承到正确的爱的方式,自然也不会有好的爱的表达方式。 虽然我们见惯了电视上年轻人勇敢地表达爱的方式,有时候也非常羡慕,也懂得:爱要大声说出来!但是要我们完全效仿,还是有些困难的,还会有些不好意思。小幅度的偶尔的还可以,受固有思维的束缚,觉得孩子都这么大了,也过了浪漫的年纪,总感觉没那个必要了。 其实,内心里还是渴望的,尤其是女人,最好哄了,一句甜言蜜语、一个小小的爱的举动、一句暖心的话,都会让女人傻高兴一阵子,感动地不能不能的。既然人人都渴望得到爱,我们也应让孩子懂得爱,我们首先要有爱的能力,才能传承给孩子爱的能力。 以前,孩子给我们买礼物,会认为:孩子拿着家长的钱买礼物没有必要。也会对孩子说:妈妈不需要礼物,妈妈需要的是你的好成绩,你现在还是个孩子,又不会挣钱,花这些干嘛呢?殊不知,这是孩子在主动表达爱,我们的做法,错失了一次培养孩子爱的能力的的机会。 中国有很多的节日,是家人之间表达爱的好机会,我们要教会孩子懂得爱,也要培养孩子对爱的表达意识,让孩子参与分享和表达爱的意识。作为父母,更应该为孩子创造机会表达情感,学会感恩,而不是只关注孩子的成绩,成绩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已。 我的孩子在这方面比他爸强多了,虽然不是每一个节日送礼物,但是在情人节或是三八节时,总会收到儿子的礼物,礼轻情意重啊!心里是非常开心的,也会表达对孩子的感谢。 就像徐菊老师说的:爱是一切的能力,爱是需要学习的。 今天的日记就写到这儿吧!感恩大家的聆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