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于建玲 于 2019-10-17 09:46 编辑
很高兴与大家如期相约在上午10点30分的贞明日课堂,感谢大家的如约守候,感谢贞明为大家打造的成长平台,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让我们每天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进步,在进步中提升,努力成为优秀的智慧父母! 今天我接着上周四的日课继续为大家分享蒋大军老师的《我们如何避免把孩子培养成“巨婴”》(下)。
三、我们如何避免把孩子培养成“巨婴”?
上节课我们分析了“巨婴”的形成原因,知道了“巨婴”的形成是由父母的不当养育方式造成的,那么我们就要认真汲取教训,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防止不小心把自己的孩子往“巨婴”方向去培养。
(一)树立正确的育儿理念
《大学》里面讲“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如何做父母是需要学习的,有正确的育儿理念才能培养出健康、阳光、向上的孩子。避免培养“巨婴”,我们做父母的首先就需要树立正确的育儿理念。
1、尊重孩子的独立性。
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在《先知》里有这样一段话:“你的孩子并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你们可以给他们爱,却不可以给他们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蔽他们的灵魂。”
老子也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因此,做父母的要清醒地认识到: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父母对孩子的爱,最终目的是让孩子独立成长,坚强地面对未来的风雨,而不是留在父母身边,当一个永远断不了奶的“巨婴”。
分析“巨婴”们的成长历程,可以发现他们的父母绝大部分都是控制欲比较强的,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从小到大无微不至地保护着孩子,为孩子包办着一切。这些“巨婴”的父母总认为“孩子大了就懂事了,就好了。”
他们不知道他们用爱的名义剥夺了孩子一步一个脚印去独立探究世界的机会,去独立成长的机会。等到孩子长大了需要离开父母的庇护而独立飞翔时,他们才发现,孩子的翅膀已经无法强硬到支撑自己去自由飞翔。
因此,做父母的一定要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将孩子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做到“心中有爱,路让孩子自己走”,让孩子去体验,让孩子去受点挫折,让孩子在生活的磨砺中强大自己的内心、丰满自己的翅膀、丰盈自己的人生。
2、注重孩子根基的培养。一个人的人生根基在哪里呢?一个大写的人字要怎么样才能立起来呢?
《大学》里面讲“德者,本也;才者,末也。”还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这告诉我们,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做父母的不仅要帮助孩子成才,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孩子怎样做人。“人才”两字,人在前、才在后,只有先成为人,方可称其为“才”,如果没有德,不能成人,那么才越大对社会的危害可能会越大。
就比如上面讲的所谓博士、硕士等,他们的知识水平不可谓不高,但由于德行不够,修身不到位,还是不能成人,不能把人字立起来,最终成为了害父母、害社会的人。
这些活生生的事例告诉我们,做父母的一定要抓住孩子一生的根本,注重孩子根基的打牢,从小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孝心、德行、自强不息的精神、厚德载物的胸怀、经受挫折的能力等等影响一辈子的最根本的东西。
像我们平台上的经典宝贝,从小开始读《孝经》,懂得“夫孝,德之本也”的道理,读《大学》懂得修身正己的重要,读《易经》等系列经典懂得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内涵,加之他们的父母陪伴着一起学经、明经、行经,将德行、自立自强等教育融入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想这些孩子经过经典的熏陶,将来想成为“巨婴”都很难。
(二)学做懂得放手的父母
作家龙应台在《目送》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这句话点出了父母和子女关系的实质,也点出了家庭教育的唯一目标是让孩子离开父母,展翅高飞。
《老子》告诉我们“反者,道之动。”在养育孩子这件事情上,父母越敬业,孩子越懈怠;父母越负责,孩子越没有责任感;父母越勤劳,孩子就越懒!如果父母从小对孩子的一切包办,那么孩子成年后就可能成为“巨婴”。因此,我们要学做懂得放手的父母。
1、明白包办的危害。凡事包办的爱最终伤害的是孩子,包办使人在能力和心理上都不能自立。
被包办的孩子,人际交往能力、抗挫折抗压能力都会缺失,最终导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困难重重;被包办的舒适,又让他们依赖包办者,不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久而久之,这些孩子自然容易成长为断不了奶的“巨婴”。
其实,没有哪个孩子是一夜长大的,孩子的成长就像大树的成长。一圈一圈的年轮,都是不同的年龄阶段,都有其需要面对的问题、学习的内容、经历的体验。
如果8岁时你不让他自己整理书包,18岁时你不让他独自处理麻烦,28岁你还给他钱去买名牌,就难保他不会48岁依然在啃老。凡事包办的爱最终伤害的是孩子,懂得放手、让孩子离家之后过得更好,才是父母对孩子最深沉、最理性的爱。
2、相信孩子的能力。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理能力,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以便将来更好地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是每一位父母的心愿。
但是我们不少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却始终对孩子不放心,不敢放手,生怕孩子磕到了,遇到危险了,受到挫折了。其实孩子远比父母想象的要坚强,要厉害。
早在年幼时孩子就已经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存在,甚至在还没有能力用语言表达清楚的情况下,他们就已经开始尝试用手来捕捉整个世界。他们对外界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凡事都想去探究和尝试,不会去想自己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
因此,我们做父母的要充分相信孩子的能力,要明白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需要付出的虽然是爱与陪伴,是教育和引导,但是引导并非形影相随,教育并非代替他行走,父母不必完全奉献自我,更无需寸步不离。
相比较于影子般的伴随,成为彼此病态的共同体,孩子更需要的是一个懂界限、知进退、不急不躁、学会放手的父母。
孩子需要时,扮演好父母的角色,以身作则,让孩子在你身边学会为人、处事;孩子独立时,温柔地放手,得体地退出,让孩子去自由飞翔,只要让他知道父母爱他就够了。
我们中心公园读书会的经典宝贝剑华刚上初一,在刚过去的这个暑假里就独自一人去餐厅打暑期工,而且做得很好,深得餐厅老板和其他员工的赞赏。
我们家的俊俊,这个暑假也和一帮小伙伴去西班牙打篮球,这是他第一次出那么远的门,刚开始我和他妈还有点担心,怕他不适应,但是人家却玩得简直是乐不思蜀。
因此,孩子们的独立能力是远比父母想象的要强。
(三)培养懂得感恩的孩子
“巨婴”们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不懂感恩。因为这些孩子从小习惯了索取,他就会忘记感恩,他只能接受别人的给予,并认为所有的给予都是理所当然的,并不会想到回报或为别人做些什么,一旦别人的给予有所怠慢,就会恼羞成怒。
因此,心理专家建议,父母可以无私,但不可以让孩子自私。古语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做人的最基本的修养,让孩子学会关爱,学会感恩,这有利于孩子良好品格的形成,能让孩子一生受益无穷。
那么如何培养懂得感恩的孩子呢?
1、不轻易满足孩子的要求。如今的孩子生活在一个物质极为丰富的时代,如果父母毫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的一切物质要求,那么他们对物质的欲望就会逐步变得无休无止。
孩子不断地索取,父母不断地去满足,他们的要求就会越来越多,并且对已经拥有的东西就不会心存感恩。
如果孩子一有需要,马上就得到满足,甚至轻而易举地拥有一切,那么他们就会失去生活中最美好的一样东西——期望。而期望之情往往就会带来感恩之心。
很多东西,一旦孩子得到得越快,厌倦得同样越快。相反,如果孩子想要得到一件东西时,期望的时间越长,付出的努力越多,他得到之后的欣喜就越多,感恩之心就会越强烈,因此,父母要有智慧地不轻易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
2、营造感恩的家庭氛围。古语有云“久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久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还说“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可见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十分大的。
父母要培养孩子的感恩心,营造一个懂得感恩、善于感恩的家庭氛围是十分重要的。通常人大都有这样一个感觉,对自己的亲朋好友甚至是陌生人,比对自己的家人更容易表达感恩。
有些时候,家人之间表现得过于客气,好像让人感觉不太习惯。不过,如果要让孩子从小懂得感恩,我们还得尽可能在家里营造一种感恩的氛围。
首先,父母要以身作则,对长辈要孝顺,对亲戚朋友、邻居同事等给予的帮助要及时言谢,用身教的榜样给孩子以熏陶。
另外,也可以利用一些家庭成员过生日等重要的时间节点,在家里创设一些重要的感恩仪式,让孩子感受感恩的重要性,引导孩子学会如何表达感恩等。
只有通过耳濡目染让感恩的种子在孩子的心中扎根,孩子长大了才不至于成为只知道索取而不知道给予和感恩的“巨婴”。
亲爱的家人们,今天围绕“巨婴”这个话题,谈了自己的一点学习体会,谈得不对的,请大家批评指正。
最后,把家庭教育研究者、《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老师翻译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的一首诗献给大家一起共勉。
《你的孩子》 你的孩子不属于你 他们是生命的渴望 是生命自己的儿女 经由你生与你相守 却有自己独立的轨迹 给他们爱而不是你的意志 孩子有自己的见地 给他一个栖身的家 不要把他的精神关闭 他们的灵魂属于明日世界 你无从闯入梦中寻访也将被拒 让自己变得像个孩子 不要让孩子成为你的复制 昨天已经过去 生命向前奔涌 无法回头川流不息 你是生命之弓孩子是生命之矢 幸福而谦卑地弯身吧 把羽箭般的孩子射向远方 送往无际的未来 爱—是孩子的飞翔 也是你强健沉稳的姿态 好,今天的分享结束了。感谢大家的幸福陪伴!
让我们一起,每天学习一点点,进步一点点,积小成高大!我们也期待更多智慧父母的加入,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让我们多学习,多正音,多交流,多碰撞!
整理:于建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