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坤卦给我的启示

[复制链接]
查看: 4150|回复: 9

1

主题

10

帖子

61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11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2-15 10:48: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7年2月14日 星期二晚  读经日记第四周第一天
亲子读经:《易经》第3、4卦;《孝经》第1至6章;
         《诗词启蒙》第四音频。
妈妈读:《易经》第3、4卦;《孝经》第1至6章;
         《诗词启蒙》第四音频;《学说集》10分钟;
         补习玉英老师讲解的《坤卦》课程。
   学习了坤卦,给我很大的启发。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有困惑:工作上努力尽力,业绩也很好,但就是测评分数不高,似乎同事和领导并不买帐。我原来一位朋友,看似在帮我,但在几件事情上我有实据让明她在甩小手段。种种等等,我也分析原因是自己处理方法方式有问题?但心中给的答案似乎都不能说服自己。而这一切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反求诸已。
最近通过对易经坤卦的反复学习,似乎有点清楚如何行坤道,做好本份,积累力量,顺其自然,等待时机,不强求。
我们看下坤卦的爻辞:
用六— —利永贞。
上六— —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六五— —黄裳,元吉。
六四— —括囊,无咎,无誉。
六三— —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六二— —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初六— —履霜,坚冰至。
从下往上看,实际上也是把坤的成长过程分为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履霜,坚冰至。”既讲了一个普遍的真理,踩着霜走的时候就离冰雪覆盖的冬天不远了,这是天道,是自然界寒来暑往的必然规律,这个规律在人事上同样是成立的。这个道理为什么要在坤卦的第一爻讲呢?因为这是坤应具备的最起码的常识,连这一点都不懂,那以后的工作肯定会做得一塌糊涂。标准的坤是懂得这个规律,懂得顺应,懂得等待。
第二阶段,“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君子通过恭敬、认真来使内心端直,用道义的原则来使行为方正,大是说胸怀象大地一样广阔无比,就是常说的 “厚德载物”。恭敬、道义的精神形象树立起来了,即使到了暂时不熟悉的地方,也不会不利的。
  第三阶段,“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是说坤虽然有美好的品德,但具备这种品德跟随别人干事业,却不敢以成功者自居,这是坤道的原则。章是美好的品德,含就是包含,含住,而不是全部露出来,含住章,就可贞。紧跟领导的思路办事,即使没有成绩,也会有好结果的。
第四阶段,“括囊,无咎,无誉”。字面意思是管好自己的嘴,(括囊是扎住口袋)即使没有荣誉,但也不会有过错。有句话叫“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这个道理的最初来源就在这里。坤走到这个位置是相当危险的,所以必须括囊,然后才能走到下一阶段,现实中,许多副手走到这里就毁掉了。因为不懂括囊。
第五阶段,“黄裳,元吉。”穿着黄色的下裙,大吉大利。裳在那时是下裙的意思。这里的象征意思是,这个副职上面的信任,下面的拥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大吉利,大圆满的状态。
第六阶段,“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字面意思是两条龙在原野上战争,淌着黑黄色的血。这就是乾坤大战了。坤越位了,做出了令乾无法忍受的事情了,坤肯定是战不过乾的。
用六的意思是,综合起来讲,走正确的道路,永远是吉利的。
一个人一生到底是该行乾道呢还是该行坤道呢?该行乾道的时候行乾道,该行坤道的时候行坤道;适合行乾道就行乾道,适合行坤道就行坤道。如果你是个女人,秉性柔顺,那就行坤道,如果你是个男人,有主宰这个家庭命运的能力,那就行乾道。年轻时血气方刚,有思辨能力,主宰事物的能力,又有行乾道的机会,就行乾道,老了,就给年轻人打个下手,行坤道。凡事顺其自然,不得强求,记住,没有最好的,只有适合我们的才是最好的,不适合的东西套在身上就会很难受。
另一个角度来看,厚德载物,也是让人思考一下大地的特点,万事万物,无论垢净,大地都包容起来。一个人要彻底反思,自然要直面自身的垢净,也要直面自身周围的垢净。有容乃大,这并不是一种自我牺牲,恰恰是为了往后更好的发展。当心量大到足以承载各种事物时,其蓄势的效能也就可以最大化了。厚德载物还与积善联系着。《文言》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秧。这里,也用了一种发展的视角来看待事情的走向。
这就是坤卦启示我们的智慧。
如果能早点接触到易经,如果能早点学、知、行坤卦,是不是自己的格局会更大,是不是现在会有另一番情形呢?是不是就不会如此被动而心力憔悴呢?
同理在教育孩子中,我是不是做好了坤道呢?学习大地这种特点,培养孩子长远的眼光,而不至于成为一个目光短浅的人。另一方面,也以此来培养其把善行作为行为准则的良好习惯,让我们懂得包容,懂得积累善行,懂得放长眼光来看待自己,看待周围的人与事,看待这个世界的这种大格局呢。包容,并不只是包容他人,也包容自身,包容亲人。而包容并不是是非不分,一切是是非非都看在眼里,只不过是要挑选出一种最能够解决矛盾的方案而已,这种方案必然是冷静作出的抉择与判断。不是动不动就暴跳如雷,发脾气。
这种长远目光的自小熏陶,会形成一种本能,所谓的谋万世不需要耗费很大的心力,有时一瞬间就能通过自身及周围情势的状态作出较佳的行动模式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

帖子

61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11
QQ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7-2-20 19:32:58 | 只看该作者
2017年2月19日 星期日晚  读经日记第四周  
亲子读经:《易经》第3、4卦;《孝经》第1至6章;
         《诗词启蒙》第四音频。
妈妈读:《易经》第3、4卦;《孝经》第1至6章;
         《诗词启蒙》第四音频;《学说集》15分钟;
         补习玉英老师讲解的《屯卦》课程。
       看看群里的家人们个个精进,可自己似乎有些懈怠。新一年工作上起伏也较大,一个人兼任三个部门的工作,工作量可想而知了。但没有办法,生活还是要继续。。。很多时候累的不是生活本身,而是来自身边不同的声音,这种声音往往会让人无助,就像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经典让自己更充实更丰富,易经让自己找寻内心的强大大。是不是要感谢那些不同的声音,造就了自己不断寻求自我突破的可能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

帖子

61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11
QQ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7-2-20 19:56:55 | 只看该作者
2017年2月20日 星期一晚  读经日记第五周第一天  
亲子读经:《易经》第3、4卦;《孝经》第1至6章;
         《诗词启蒙》第四音频。
妈妈读:《易经》第3、4卦;《孝经》第1至6章;
         《诗词启蒙》第四音频;《学说集》15分钟;
         补习玉英老师讲解的《屯卦》课程。
        自己还是不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反思,反思,反思。
        一看到手机上孩子学校老师发来的有关学习情况的反馈,就不淡定了,也没有问问孩子情况如何? 孩子是英语课代表,老师把全班作业本给他就叫他发,他还没发好,老师就开始听写了,孩子自然没有听好,老师又开始收作业本了。是我错怪了孩子,没有了解事情起因就开始朝孩子发脾气,我这当妈的,真是太不淡定了。同时我也跟子分析,下次如再碰到类似的事情,你该如何处理?一是直接跟老师提出,作业本没发好,待发好再听写; 二是你把作业本分成几份给身边的同学,叫他们一起发。(今天孩子是用第二种方法的,可身边的孩子为了听写,也没发几本。)三是把作业本按组给每组最前面的同学,让他们依次传递下去。孩子说,还是直接就跟老师提出比较好,因为当你把作业本交身边同学也好,交每组第一个同学也好,跟老师听写的速度来说,都是来不及的。
   与孩子的交流与沟通,很多时候真不能以自己的想当然来,要收收自己的脾气。寻起源头还是自己内心不够强大,总以外在的肯定来获取自身的存在。学习,自己还需不断的学习,积累。
   积小以高大,相信自己会越来越淡定的。加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

帖子

61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11
QQ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7-2-21 19:49:35 | 只看该作者

行之不得,反求诸己——我是一切的根源

2017年2月21日周二下午
自己读:《 易经》第第5、6 卦;《孝经》第第7-12章;
             复习《大学》第1音频;《学说集》15分钟;
             补习玉英老师的视频进解《坤卦》、《屯卦》。
      我是一切的根源。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这句话出自《孟子》,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孟子的意思是——
1、爱别人却得不到别人的亲近,那就应反问自己的仁爱是否不够;
2、管理别人却不能够管理好,那就应反问自己的管理才智是否有问题;
3、礼貌待人却得不到别人相应的礼貌,那就应反问自己的礼貌是否到家。
——凡是行为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都应该反来检查自己,自身行为端正了,天下的人自然就会归服。《诗经》说:“长久地与天命相配合,自己寻求更多的幸福。”
这句话给我的启示是:事情做不成功,遇到了挫折和困难,或者人际关系处得不好,就要自我反省,一切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我们平时的做法却往往背道而驰。有了问题,不是反躬自省,而是怨天尤人。
   多从自身上找原因,比如,工作上学习上教育孩子等方面。一定有自己的原因的,只是自己很多时候都会推到别人身上去找客观原因,而忽视自身的寻求。
    行动起来,笃信笃行,只要行驶在大道上,就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光明。谢谢在这一段较为灰心的时期碰到了育心,碰到了经典。感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

帖子

61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11
QQ
5#
 楼主| 发表于 2017-2-22 20:44:58 | 只看该作者

林妙可艺考失败给我们什么一种思考?

2017.2.22  周三晚
妈妈:《 易经》第5、6 卦;《孝经》第7-12章;
             复习《大学》第1音频;《学说集》15分钟;
             补习玉英老师的视频进解《坤卦》、《屯卦》。
孩子:《 易经》第5、6 卦;《孝经》第7-12章;学校规定的课外书。

             今天在微信上看到一篇名为《林妙可落榜事件告诉你,请别再这样教育孩子了》的文章。文章很犀利的指出林妙可落榜的事件看似乎是现在才发生,其实早在她10岁时就有与他合作过的其他演艺人员提出她的学艺不精,道德品质也一直被人垢病等。我们都知道现在娱乐圈竞争何其激烈,不能吃苦、没有才华的分分钟就会被淘汰,林妙可却是连基本的自理能力都欠缺。就在众人都把矛头指向18岁的林妙可时,最该反思的应该是父母的教育问题。一是在该学习的时候,她忙于赚钱,失去了内涵;二是在该做孩子的年纪,她做了大人,却失去“自己”是;三是父母的格局决定了孩子的宽度。本在该怀念的什么?与其说是小时候的美貌,不如说小时候只要靠好看、声音嗲、摇头晃脑,讨好大人,就可以获得一片掌声的轻松。而长大之后,这个世界要看的是你的内涵、你的思维、你的主见,你的实力。
林妙可这段“伤仲永”的成长故事,可谓给每一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都敲响了警钟。
  孩子就像一张白纸,父母给出什么颜色,孩子就会绘出什么样的画卷。
杨父用自己的大格局,远视野,在幼时,珍视孩子的童真和本心,在学龄期教孩子踏实、博学,并没有用自己有限的经验束缚孩子而是教其在知识的海洋中找自己,做自己。
     在如今这个全民皆浮躁的社会, 我们到底要给孩子怎样一个教育,到底该如何教育我们的孩子?该如何成就子的幸福人生呢?文中的林妙可父母只是让孩子去学习装修类的兴趣,而不重视基础类的地基的打造,这样的孩子能走的远吗?能培养孩子的修身与格局吗?林妙可的起点可谓比任何一个孩子都高,但在最好的时光把最宝贵的学习可耽误了。孩子的成长总是那么快,我们的孩子会是怎样?一切皆在父母当下的一思一行中。
      看看我们在群里学习的家人是多么的幸福呀!我们非常庆幸遇到了贞明育心,遇到了137累积学习方法。
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成长自己,笃信笃行,做好自己,内化好自己,成就自己。
    比你优秀的人还在努力,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

帖子

61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11
QQ
6#
 楼主| 发表于 2017-2-24 10:56:02 | 只看该作者

不忘初心,稳步进步


2017.2.23  周四
妈妈:《 易经》第5、6 卦;《孝经》第7-12章;
             复习《大学》第1音频;《学说集》15分钟;
             补习玉英老师的视频进解《坤卦》、《屯卦》。
孩子:《 易经》第5、6 卦;《孝经》第7-9章;学校规定的课外书。
      昨天晚上因开家长会回家很迟了,为了不影响孩子休息,没有去开电脑,只在手机上将自己听课的一些感想写在手机上,待明天再传到电脑上。
      白天听了YY早课,听到蒋春英老师早课《见证21天续篇—我要稳稳地幸福》一课时,突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是呀,虽然我请教材才1个月左右,但在这个平台上家人太精进了,我怕自己都追不上了。每天上班一有时间有打开电脑听课,特别是恶补玉英《易经演经绎》,但总觉得自己离家人们还是太远,成长速度太慢了。是我自己要求太多了吗?是在短短的是时间内一下子跟上平台上的家人,不可能,读经时间才一个月左右怎能跟读经一年或半年的家人相比呢?
      多则困,多则惑,不能人云亦云,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时间、自己的节奏,调整好自己的时间与心态,只要不懈坚持,分清主次,只要心不死,只要行在道上。我们的学习与成长是一场马拉松,为什么要请这套经典呢?我们请经典的初心是什么呢?不就是希望自己成长,修练自己,成就自己,成就孩子吗?
      所以不忘初心,坚持才是王道,每天能进步一点,每天都提高一点或是能改变一点,又何必在乎一时?在乎一时之内与平台上其他家人比成长速度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

帖子

61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11
QQ
7#
 楼主| 发表于 2017-2-27 10:42:34 | 只看该作者
周日读经
读经时间:2017-02-26,星期日。天气:晴
读经人员:顺宝、妈妈。
宝贝的年龄:12岁。
读经时间:早、晚。
读经内容:顺宝:1、《易经》第5-6卦,
2、《孝经》第7-9章,
3、《诗词启蒙 》。
读经方法:137累积法
妈妈:1、《易经》第5-6卦,
2、《孝经》第7-12章,
3、《诗词启蒙 》4、《演讲集》20分钟左右。
     孩子小学6年级了作业也多,只有待他作业全部完成了,睡前在与他一块读。但孩子的记性真是好,比如说《孝经》中有诗云,他居然记得是在易经中哪卦也有这样的句子。我原来以来孩子就是这样一读也不理解什么意思,也没专门讲解过,能理解意思吗?看来孩子确实是“生而神灵”的,只是我们不知道罢了。
    今晚我们在读《孝经》第九章中有一句:“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时,因我前鼻间后鼻间不分,翘舌音不分 ,如 :”四“不是翘舌音,”内“是鼻音等。被孩子提醒了好几次都没有读正确,就停下来,让我重复读一直读对了再开始下一句“。 孩子还笑我说:“妈妈你的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吧!”哈哈,孩子爸爸大笑起来说,你妈得好好跟你再学习拼音。   
     孩子是我的老师,是来成就我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

帖子

61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11
QQ
8#
 楼主| 发表于 2017-2-28 10:29:21 | 只看该作者
                    每一个健步如飞的人都是从蹒跚学步开始的
读经时间:2017-02-27,星期一。     天气:晴     读经人员:顺宝、妈妈。
宝贝的年龄:12岁。     读经时间:晚。
读经内容:
顺宝:1、《易经》第6-6卦, 2、《孝经》第9-12章,3、《诗词启蒙 》。
读经方法:137累积法
妈妈:1、《易经》第5-6卦, 2、《孝经》第9-14章,3、《诗词启蒙 》4、《演讲集》20分钟左右。
   娇艳的花总是从不起眼的花苞开始学着慢慢绽放,参天的树总是由柔弱的树苗开始努力坚持着茁长,孩子的成长也正如人生第一步一样,由跌跌撞撞逐渐自已奔跑。
学习经典也是如此。进入育心贞明平台之后我才发现这里面家人都太优秀太精进了,也许他们原来本身的学历并不高,但在这里收获与成长了。这到底是怎么一个平台,每一个优秀的人到底是怎么的学习的历练呢?读经、听早课、写日记、分享日记、承担义工、承办读书会等等,一步一步都太不容易了,每一步都在锻炼与成长自己,我从开始的不习惯到现在的慢慢的在适应与成长。
孩子现在上小学六年级了,作业也比较多,但孩子做作业的效率和速度还是太慢,有些时候还是需要我们做家长的监督,有时甚至不主动关心那此读背的作业。因放学较迟了所以放学到家我们叫他先休息一会,而他不是利用休息的时间来读经典或是先把作业做起来,而是先把电视打开看他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说了很多次了也没改掉。孩子也学了一个月多的经典了还是不能运用到自己的行动上。其实更要批评的是自己,但是自己运用到实际中去了吗?遇事还是着急与焦虑,有时甚至会大声训斥,自己做好了坤位了吗?显然没有,那自己都没有做好,凭什么要求孩子呢。
想想真是惭愧,如何做到无为而为。无为是一种心态,而为是一种目标。我该如何引领我的孩子走得更远走的更稳。
今天是周二,想今天晚上与孩子聊一聊,先如何把自己的时间调好要有计划,放学回家先休息5-10分钟的时候同时把经典读掉一样,然后做完作业再读另二样。君子以顺德,积小才能成高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孩子懂这样的道理却没有行动,究其原因,还是我们家长没有引领好。
检讨自己,同时借助于这个平台尽快成长自己,让自己成为孩子的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

帖子

61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11
QQ
9#
 楼主| 发表于 2017-3-10 08:57:22 | 只看该作者
                                          心慢慢沉淀了
2017年3.6—3.10  
天气:晴     读经人员:顺宝、妈妈。
宝贝的年龄:12岁。     读经时间:晚。
读经内容:
顺宝:1、《易经》第7-8卦, 2、《孝经》第15-18章,3、《诗词启蒙 》。
读经方法:137累积法
妈妈:1、《易经》第7-8卦, 2、《孝经》第15-18章,3、《诗词启蒙 》
4、《演讲集》20分钟左右。

    最近读经还是在顺宝临睡前开始的,有时他也会有口无心的敷衍我读,但是无论如何他都知道在睡前是一定要把这些事情做好才能睡。有时看着孩子还真是有点心疼,毕竟小孩6年级了,功课也多,很多时候要做到8:30—9点钟左右。但是我相信累积的力量。
自己读经也近二个月了,心也似乎慢慢沉淀下来,虽说单位工作事情还是较多,但心中不再把自己困在工作里面出不来,工作之外就不想工作上的事情,工作上碰到的一些不愉快也不会回家之后还耿耿于怀,让这种负能量带给孩子和家人。
这是经典的力量,与圣贤对话的力量,虽说自己还不是很精进,但只要这样学习下去,跟着老师走,跟着平台学,一定要收获一个越来越强大的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

帖子

61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11
QQ
10#
 楼主| 发表于 2017-3-22 11:35: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浙江杭州顺顺妈 于 2017-3-22 12:02 编辑


2017年3.13—3.19
天气:晴     读经人员:顺宝、妈妈。
宝贝的年龄:12岁。     读经时间:晚。
读经内容:
顺宝:1、《易经》第9-10卦, 2、《笠翁对韵》第一章,3、《诗词启蒙 》。
读经方法:137累积法
妈妈:1、《易经》第9-10卦, 2、《笠翁对韵》第一章,3、《诗词启蒙 》
4、《演讲集》20分钟左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咨询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育心智慧父母群育心经典智慧父母4群
服务热线:
4008-520-137
工作时间:
6:00-21:00

官方微信扫一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