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明国学经典教育

标题: 不断成长,是人生唯一的任务 [打印本页]

作者: 佛山梁小丹    时间: 2017-10-27 19:55
标题: 不断成长,是人生唯一的任务
本帖最后由 佛山梁小丹 于 2017-10-27 19:59 编辑

读经日期:2017年10月27星期五
读经周期:第二十六周第五天
读经方法:137
读经人   :妈妈、湘茹宝贝(听读)
读经内容:《易经》大蓄卦第二十六、《黄帝内经》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笠翁对韵》上卷 七虞。
挑战《易经》100:    1遍  累积4遍。


穷人什么苦都能吃,就是不想吃学习的苦;
而富人什么苦都不能吃,就是能吃学习的苦。


最重要的学习,是学习探索、了解、理解、掌握自己的内在世界。

真正的成长,都是在挣扎中发生的

当一个人把自己遇到的一切不如意,都归因于别人,把精力用在耿耿于怀、攻击他人身上,就像是给自己挖坑,终有 一天会让自己窒息。

不管别人做了什么,没有做什么,你唯一的任务就是不断成长,增加智慧。

人永远无法把控别人,但可以选择自己如何生活。如果没有的到自己想要的,只说明你功夫未到,继续努力。


所有模式没有好坏。而是因为一直沿用这种模式无效还不察觉,这障碍我们无法前行。学习在好与坏,喜欢和不喜欢中去形成一种新的关系,比如我们种的植物在粪土种长大,才美丽芬芳。


不要因为痛苦而失去成长的助力,去探索去察觉是前进的第一步。


不管谁进入你的生活,谁离开你的生活,不管ta给你带来的是苦、是悲、是怕、是怨、还是怒,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所有的相遇都是为了让你对自己又更多的看见和了解。


别把心放在对抗和逃避上,可以放在收获什么上。人容易得意忘形,真正的成长都是在挣扎中发生的,所以善待自己的痛苦。


当我们能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不管别人做了什么,不用别人的行为来绑架自己,也不把别人的拒绝和否定做为自己 不好的证据,不攻击自己,就像最好的朋友一样关怀自由各种情绪的自己,继续成长,靠近想要的自己,就是爱自己。


眼睛能够看到的叫视力。所谓千里眼也不过能看清几米之内的东西。能够看见眼前看不到的东西,叫远见。有远见的人才能实现常人实现不了的梦想。现代人视力上是花心血、努力和投资远远超过远见。拥有远见需要学习、需要坎坷、需要经历、需要榜样。


这一生我花时间、花精力、花钱最多的就是学习,随着岁月的变迁,许多地方发生了改变,但从未改变和怠慢就是学习。学习是一生的事。


人们想尽办法使自己青春长在。延年益寿,其实最有效的方法从来就不是你吃了什么,补了什么,是你不停息的学习进而践行幸福的方法。

真正的学习在实践中运用

真正的学习是在实践中运用,我相信真正的教育是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无论我们有多少场冠军赛也不会成为冠军,无论读多少本如何当冠军的书 ,不行动也无济于事。践行才能将所学的成为自己的。


一切可以改变,江山易改,本性也可以移!现代神经科学研究告诉我们,只要学习和践行,我们的大脑结构都可以改变。


人生应该学习的第一课不是其它如何学科,是情绪管理,是拥有宁静和谐的能力。


愤怒,是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烦恼,是用自己的过失折磨自己;
后悔,是用无奈的往事摧残自己;
忧虑,是用想像的危险吓自己;
孤独,是用自制的牢房封锁自己;
自卑,是夸大别人拥有的,看低自己的所有。


盯着自己和现在的自己,脚踏实地努力利人利己,美好不来都难。盯着别人,因为盯着没用。


有许多人问我。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我说一共有三步:
1 每次说话前先停下来,
2 问问自己想说的话是想发泄,还是想表达,
3 只说对人对己有益的话。


然后有人会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不错,所有的能力在开始学习的时候都不容易,成为习惯就不难了。习惯是重复践行的的结果。习惯久了就成为品质和素养。


很多人深受各种情绪困扰,使本来可以宁静富足的生活添很多麻烦,太多人背负了没有必要的痛苦。


无论碰到什么事,什么人,只需要问自己两个问题。1、我从中收获了什么?2、我需要成长什么?最不需要做的就是:自我否定,自哀自怜!

成长自己,你可以拥有的能力:


1、解决事情的能力
2、搞定任何关系的能力
3、与自己友好相处的能力


每个努力学习改变的人,都有能力拥有更好的生活

人的苦难有两种,一种是逃避苦难之苦,一种是面对苦难之苦;逃避苦难,苦难会紧紧相随;面对苦难,也会很苦,但面对之后,就会穿越放下,而选择一直在你手里。


每个人真正的面目和本质都是充满力量、智慧和爱,也都非常富足,只是在成长过程中,慢慢被遗忘、被埋藏在身心深处。


我们需要做的不是看别人的脸色行事,评估自己的价值,而是静下心来,向内挖掘,知道找到那个原本富足的自己。
                                                                                                                                                       摘自《不完美,才美》






欢迎光临 贞明国学经典教育 (https://www.zm13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