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明国学经典教育

标题: 周三《我们为什么要陪孩子学经典(下)》(一) [打印本页]

作者: 河南王翠霞    时间: 2019-9-1 23:21
标题: 周三《我们为什么要陪孩子学经典(下)》(一)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我很高兴与大家如期相约在上午10点30分的贞明日课堂,感谢大家的如约守候,感谢贞明为大家打造的成长平台,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让我们每天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进步,在进步中提升,努力成为优秀的智慧父母!
今天我为大家分享蒋大军老师的《我们为什么要陪孩子学经典(下)》(一)。
以往的课程我们对“为什么要学经典”这个问题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学习经典的意义和好处,当时主要讲了四个大的方面,大家还记得是哪四大方面吗?
一是学经典可以让孩子各方面能力提升,助力孩子变得更加优秀。
二是学经典可以让孩子了解中华文化的起源和其中蕴涵的博大精深思想,助力孩子形成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
三是学经典可以让孩子明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助力孩子塑造正确的“三观”。
四是学经典可以让孩子明白人生的真正意义,助力孩子育好自己的心。
学习经典有如此多的好处,对一个人的人生有那么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作为育心家人,我们应该很庆幸能够走进贞明平台,和经典结缘,陪伴孩子共同开启经典学习之旅。
明白了学习经典的好处和意义,我们更要思考如何促使自己和孩子学懂、学好经典。家人们在贞明平台上学习,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为什么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就能天天向上呢?
在经典学习中,父母在其中起到什么作用呢?
为什么我们这个平台一直都强调父母陪伴孩子一起学习经典效果才更好呢?
为什么赖老师提出的读经教育“四不离原则”其中一条就是“不离家庭原则”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为什么父母要陪伴孩子学经典这个话题。
[attach]36951[/attach]
一、父母陪孩子一起学经典有哪些好处?
我们知道,人的一生需要经历三大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且是对孩子一生影响最关键、最深远的老师。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而父母正是通过言传身教给孩子播下行动、习惯、性格的那个人。能让孩子一生受益的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绝大部分都是来源于父母的言传身教。
学习经典也同样如此,孩子对经典感不感兴趣,能不能坚持学,能不能学好,与父母的重视、参与、陪伴和引导也是息息相关的。
具体讲来,在经典学习中,父母的参与、陪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
1、     能起到行不言之教的榜样作用。
[attach]36952[/attach]
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
圣人老子也告诉我们:“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意思是讲圣人做事皆遵道而行,顺其自然,不刻意去做,用以身作则去实现教化的目的。
在孩子学习、生活等行为习惯的培养上,唠唠叨叨的言传远不如以身作则的身教更有效果、更重要,很多事情往往都是“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在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上,有人曾经这样讲:让路人脱下外套的,不是猛烈的狂风,而是温暖的阳光;让鹅卵石臻于完美的,不是锤的激烈打击,而是水的长年冲刷。
真正的家庭教育都是立足于行不言之教的。父母通过对自身行为的规范,用榜样和环境的力量来影响和熏陶孩子。由此可见,父母的身教就像那温暖的阳光和长年的流水一样,无为而为地滋润着、熏陶着、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同样,在经典学习上也是如此。父母参与到经典学习中,每天坚持和孩子一起诵读经典,给孩子的不仅仅是单纯的陪伴,更是给孩子以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方面的熏陶,无形之中就助力着孩子的成长。
我以前在部队工作的时候,有一个女性领导,她很爱学习,也一直坚持学习,她的女儿在她的影响下,学习习惯就非常好,基本没有上过什么补习班,2014年,她以非常高的分数考上了北京大学,那一年,我那个领导也同时考上了北京大学的在职博士研究生,于是母女俩同时上北大,一时在单位里被传为佳话。
[attach]36953[/attach]
唐秋兰老师的一堂早课《家庭教育—---孩子茁壮成长的坚定基石》第5讲,大家对她家年仅7岁的煜煜宝贝的表现应该都是赞叹有加。
为什么年纪那么小的煜煜宝贝对经典有那么多的感悟,表现那么棒?我想跟秋兰老师自己喜爱经典、坚持带头学经典并对煜煜宝贝学习经典进行有效的陪伴、智慧的引导是分不开的。
我们平台上还有很多优秀的经典宝贝,大一点的比如安安、彩虹等等,小一些的比如睿睿、瑶瑶、雪儿等等,他们的学习习惯都很棒,对经典学习的坚持也很好,各方面的表现都很不错,而这些也都是与他们父母的用心参与和有效陪伴是息息相关的。
因此,父母如果不做甩手掌柜,认真地参与到经典学习中来,陪伴孩子一起积极地学习就比较容易发挥榜样作用,起到行不言之教的效果,从而潜移默化、无为而为地助力孩子更好地学习经典、学好经典。
2、能营造家庭热爱学习的良好氛围。
古语云:“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充分说明了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多么大。同样的道理,一个有着良好学习氛围的家庭环境对孩子良好的阅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前面我们讲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也是最好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
在家庭中,父母勤奋好学,在工作之余也不忘读书学习,刻苦钻研,不断地充实提升自己,不仅能为孩子树立一个热爱学习的好榜样,也在无形之中传达了一个暗示:学习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孩子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对学习的兴趣,自觉地加入父母的行列,一起努力学习。
相反,如果父母在家中热衷于玩手机、打麻将、看电视,那么孩子的学习习惯也自然好不到哪里去。因此,父母在经典学习包括其他学习中,能够以身作则,带头学习,在家中营造热爱学习的良好氛围,孩子自然会受到感染和熏陶,也就比较容易爱上学习。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明了家庭学习氛围的重要性。
有一位农民培养了两个孩子都考上了重点大学。一位作家问那位农民父亲:“您把两个孩子都送进了重点大学,请问有没有什么绝招啊?”农民父亲的回答出人意料,“其实也没啥绝招——我只不过是让孩子教我罢了!”
原来,这位农民父亲小时候家里穷没念过书,自然也就没什么文化教孩子了,但他又不能由着孩子瞎混,于是就想出一个办法——每天等孩子放学回家,他就让孩子把学校老师讲的内容跟自己讲一遍;
然后孩子做作业,他自己也跟着在旁边做作业,弄不懂的地方就问孩子,如果孩子也弄不懂,就让孩子第二天去问老师。
这样一来,孩子既当学生又当“先生”,学习的劲头就别提有多大了!哪怕是别人家的孩子在外面玩的热火朝天,他家的孩子也不为所动,就这样孩子的学习成绩从小学到高中一路攀升,直到考上重点大学……
这个故事既说明了营造家庭学习氛围的重要性,也说明了一个热爱学习的家庭氛围是人人都可以营造的。文化基础好一些的父母可以去营造,文化基础相对薄一些的父母照样也可以在家里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关键还是看父母愿不愿意去做,愿不愿意去付出。
我们平台上的绝大部分家人都能牢记“育儿先育己,育己先育心”的教育理念,坚持读经典、听早课、写日记、上智慧父母群学习分享,在家里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也很好地熏陶和影响了孩子爱上学习、爱上经典。
另外,家人们可能还会有这样的体会,如果我们一段时间放松了自己的学习而只是一味地督促要求孩子去读经典,那么孩子的学习自觉性就可能会差一些,学习态度就可能会松懈一些。
而如果我们每天自己坚持好了学习,那么孩子就比较容易自然而然地跟上来,这也体现了家庭学习氛围的影响力。
因此,一个主动参与、有效陪伴孩子学习经典的父母就比较容易在家庭中营造出热爱学习的氛围,从而更好地成长自己,也助力孩子的学习、成长。
2、     能激发亲子交流碰撞的浓厚兴趣。
[attach]36954[/attach]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孔子的一大教育方法,注重对学生的循循善诱。其实这个方法对于我们做父母的引导孩子也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我们在贞明平台上学习经典,刚开始是十分注重不求甚解的素读,但是读多了,读熟了之后也有一个明经的过程,这个过程则是需要交流碰撞的。
虽然,孩子对经典的理解感悟有很多种途径,可以上平台听老师的解经课程,可以是经典宝贝之间的交流讨论,也可以是读书会上或网络平台上的分享等等,但更多的可能还是亲子之间的交流碰撞。
要做好亲子之间关于经典的交流碰撞对我们做父母的则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它不仅需要我们不但对经典要熟悉,要知其然,还要明经,知其所以然。
它要求我们要学在前、明在前、行在前,要求我们要实实在在有两把刷子。只有这样,我们在和孩子的交流碰撞时才不会一问三不知,才能更好地激发出孩子的探究兴趣,也才能更好地引导好孩子。
[attach]36955[/attach]
在这方面,平台上很多像玉英老师一样的智慧父母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他们在陪伴孩子诵读经典的基础上,十分注重和孩子的交流碰撞,因为自己先学了,先懂了,通过交流碰撞就会更好地助力孩子去明经、行经。
因此,父母陪伴孩子一起参与到经典的学习之中去,坚持学经、明经、行经,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思维格局,领会经典的智慧,提高自己的能力,从而在和孩子的交流碰撞中对孩子有更多的智慧引领。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课程分享到这里,明天同一时间我们继续,请大家准时守候,感谢大家的幸福陪伴!
让我们一起,每天学习一点点,进步一点点,积小成高大。我们也期待更多智慧父母的加入,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让我们多学习,多正音,多交流,多碰撞!
整理:王翠霞  审核:王丹






欢迎光临 贞明国学经典教育 (https://www.zm13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