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明国学经典教育

标题: 学明行第七篇 [打印本页]

作者: 新疆刘艳G8    时间: 2018-2-19 19:45
标题: 学明行第七篇

时间:2018年1月10日

学习内容:中庸

明经:“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我对这段话的理解是:不管是天道和人道,首先讲到“道”,自+丷一+辶=道,就是告诉我们,做好自己,做到了才能得道,天道心诚也,人道诚信也,人品诚实了,不勉强不去想即可从容中道。圣人也是如比,有了诚才有善,选择正善正念坚持下去。运用到育儿中,我们要养正孩子的心,引领孩子入道,有了道才有德,德就是要有诚实善良的品德为基础才能做好人,人做好了自然就有了才。所以我们要遵道而行。


今天付谨老师给我们带来一堂高能量的课。老子第21章的内容。首先是孔德之容的孔代表的是无限大,无限德,这里的德和易经坤卦的德一样,意思是心强大了才是一切的根本,心静才能生慧。才能厚德载物。自助者天助,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当我们在道了。天也必将顺之,德厚了,人也将助之,得道多助,道是德的内在动力,德是道的具体表现,想要修炼大德,必须先找到正确的道,必须在道上,在这里学习,找到家庭之道和事业之道。


老师通过《西游记》的故事延伸到道德经中的象、物、精、信。象:就是取经这件事。物:就是在取经道路上遇到的81难。精:克服种种困难,战胜各种妖魔鬼的精神。当自己能力不足时,借用各路神仙的为量,也就是借力使力不费力。信:唐僧坚信一定能取到真经。朝着这个目标前进,坚定的前行。


而老师在讲到中兴通讯员工坠楼事件。给到的启示是:我们在育儿的道路中。不且要把孩子的品德培养好,更要让孩子不断挑战自我。育儿如炼钢。要让他纪受千锤百炼的敲打。高温的灼烧。最后再淬火。只有让他经历这样痛彻心扉的巨变。才能成为一把真正的利刃。当他遇见困难时。才会越挫越勇,内心强大是一切的根本。不轻言放弃。坚持自我。永不言败。自强不息,生生不息。


昨晚和家人在讨论美国的布热津斯所提出的《奶头乐理论》,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快速竞争是贫富差距阶层分化增加,世界上有20%的人搭乘全球化的快车一路驰骋。而80%人会被边缘化。布热津斯说的没错,如果我们不想成为被塞上奶嘴的人,就要紧跟平台,努力学习,通过学习更好引领到孩子,培养更多大格局人才。















欢迎光临 贞明国学经典教育 (https://www.zm13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