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固原张月 发表于 2018-7-16 16:27:04

●【贞明育心国学经典】《婴儿教育,最重要的是什么》

亲爱的贞明家人们,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与大家如期相约在上午10点30分的贞明日课堂,感谢家人们的如约守候,感谢贞明经学院为大家打造的成长平台,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让我们每天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进步,在进步中提升,努力成为优秀的智慧父母。
开课前先请各位新老朋友注意学习群规,入群第一步,修改群名片,学习地址:http://www.zmyx137.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30
非常感谢大家的配合!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是《婴儿教育,最重要的是什么》。

关于婴儿启蒙,最常听见的这样一些问题:
一两岁婴儿的早期启蒙到底需要吗?启蒙些什么?多元智力、感统、磨耳朵,这些概念都靠谱吗?若不做早期开发,会不会就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能不能快乐放养呢?这些问题我会提到一些,但不是我今天要讲的重点。我今天主要想讲的是一条基本原理。在讲清楚原理之前就讲一二三条,那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什么是婴儿期最重要的事情呢?很多人都希望宝宝听话,那么我先来反问你一下,在你的生活中,你最容易听谁的话?我说的不是口服心不服的那种假装听话,而是发自内心真正愿意听谁的话?
首先最简单的,是你的男神女神。英俊潇洒、美貌温柔、才华横溢、口若悬河等等等等。如果是男神说:我喜欢穿长裙的女孩子,那你恨不得赶紧去买长裙。乔布斯说“stay foolish”,大家就说对对对。
其次呢,人最愿意听的,是懂你的人的话。一个过来人沉稳地一分析,说你其实是这样这样,人一下子觉得醍醐灌顶。这也是为什么星座、塔罗牌、心理测验受欢迎,因为它们做出的分析,让人觉得剖析了自己,很懂自己。
从这两条我们可以得出什么推论吗?很简单,如果你希望让宝宝听你的话,那么最好就是做到这两条:做他的男神女神,并且理解他懂他。做女神这条其实不难。所有妈妈天生就是自己宝宝的女神。有时候我们自己都不敢相信。事实上,这可能是这一辈子我们仅有的做女神的机会。不过,如果你经常朝宝宝发火、大喊大叫、粗暴错怪他,慢慢地,你的女神光环就消失了,你变成了怪兽。他开始躲你怕你,你的话反而不再有影响力。至于第二条,理解孩子、懂孩子。这就不仅仅需要我们温柔高雅,还需要我们具备一些有关孩子成长的知识,至少让我们比算命的离他的心更近。
我们先来看一下,现代科学对婴儿心智做出哪些研究判断。最近这些年,神经科学和脑科学发展非常快。尤其是与婴儿发展的脑科学发现,更新了人们对于人类精神世界的认知。详尽的发现列表这里没法一一呈现,但有几个重要的过程,可以勾勒出婴儿成长的主要脉络:0-6个月:逐渐看清周围的世界;6-12个月:发现妈妈,建立依恋;1-2岁:探索身边的世界,主客观感觉建立;18个月-3岁:自我意识建立;36个月以上:理解他人的心思,心理理论建立。
婴儿最初对世界的感觉是浑然一体的,区分不出自我和他人,但是它对面孔非常敏感,通过观察面孔,逐渐开始认识世界。婴儿天生就会感知表情和情绪,家里的紧张和大人心底的烦躁,婴儿从很小就能感知到。从半岁之后,婴儿逐渐发现妈妈是不同的存在,开始发现周围有一个有趣的世界,再后来,通过认识他人和认识世界,开始认识到自己的存在。
生命的前六个月,母亲的关注异常关键。通过母亲的怀抱、抚慰、哺育、摇晃,小孩子逐渐体验到自我的满足,在内心世界建立起对人生至关重要的“内心的好妈妈”。此后,一项异常关键的智能开始降临,那就是读懂他人。读懂他人是所有动物做不到的、人类的智慧之光。婴儿在9个月前后开始有了共享注意的能力,开始追随人的目光,并且用目光、手指和声音影响父母的目光。
读懂他人的目光是一切高级智能启蒙的开端。如果父母也能顺着他的目光注意事物,他就会获得重要的认可,从而获得鼓励,去感知更多东西。一旦这个过程启动,就进入一个向前滚动的循环,他学会回应他人,促使父母给他更多回应,父母的回应越多,他的智能越强,越能继续学到更多。能读懂他人的孩子,长大了能学会共情,能与他人沟通,能顾及他人的感受,进而能在庞大的人群中生活游刃有余,发展出于己于人都有利的互惠精神。孤独症孩子唯一缺少的就是读懂表情和目光的能力。
发展心理学家Tomasello把这段时期称为“9个月的革命”,因为正是这个过程让人超越动物,开始懂得交流、理解他人,发展出各种高等文明。虽然所有孩子生来都具有这样的潜能,但这个过程必须要父母的爱的关注才能启动。那些住在孤儿院里的失去父母的孩子,长大能坐立行走,但是却大大欠缺失去与他人沟通共情的能力,各项心智发展也就远落后于一般孩子。
在生命早期,对于父母,尤其是妈妈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能否建立共情的纽带。所谓共情的纽带,就是那种不用说就能明白对方的感觉。“你快乐所以我快乐,你悲伤所以我悲伤。”很多妈妈都有这种感觉,在小孩子发出某些信号的时候,别人都不知道小孩子想要什么,只有妈妈一下子就明白了。这种情感联结是后期很多功能运行良好的基础。如果宝宝能理解妈妈,就很容易从妈妈这里学到东西。如果妈妈能理解宝宝,宝宝就不容易变得喜怒无常,情绪管理会做得好。

情感联结也是自我意识和成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础。这个过程如果进行得不顺利,会出现什么情形呢?婴儿是通过母婴互动认识世界的。如果缺少了这种必要而温暖的互动,婴儿很可能无法与他人沟通感受,进而产生一系列后果:
•他可能很难意识到这个世界对他有爱,因而对世界也缺少兴趣,不愿主动学习;
•他可能很晚才理解他人和自我,因而比较难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识,也很难用自我满足和成就感作为动力;
•他可能缺少与人共情的能力,比较难领会别人的心思;于是爱生气,不讲理。
•他还可能会感到焦虑,被莫名的压力驱动,多动而无法停息;
•他还可能会感到无助,不信任自己的价值,于是用出格的躁动寻找价值;
•他还可能觉得缺少爱的关注,从而自我否定,做事退缩。
人的心理成长会遇到太多困境,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是挑战。好的开端并不能确保好结果,但如果缺乏好的开端,那么大概率在后期会遇到困难。生命的启蒙很重要。以快乐为名义的放养,往往不能真的快乐。关键在于,放养是为了自由还是等于忽视。给予自由是好的,但如果以放养为名,忽视了孩子的精神发展,那么最后往往导致孩子心理不能健康快乐。
儿童需要靠父母的关注获得最基本的心理成长。有时候我们太过于关注孩子的生理成长,忽视心理。我们太在意孩子一顿吃多少营养,可是并没有注意到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内心世界产生了多么巨大的跨越。事实上,孩子们不需要我们这么焦虑也可以健康长大。
婴儿的启蒙不等于知识灌输。很多人对启蒙感觉反感,是因为不喜欢太早灌输知识。那是完全没错的。但是婴儿最重要的启蒙不是灌输和背诵,婴儿心智启蒙,在于对他学习能力的启蒙。
那么一岁之前,要怎样对孩子启蒙呢?
对于妈妈来讲,最重要的就是回应。回应就是观察、跟随孩子的状态,做他想做的。跟随孩子的眼睛,学会领会孩子的精神状态。听他想说的,在他想要安静的时候给他空间,在他想要爱的时候给他拥抱。

启蒙不是无限制地给孩子刺激,那种不停给孩子塞营养、照顾起居、灌输知识、拿各种高级玩具逗孩子,却无视孩子情绪的父母,并不能真的感知孩子的状态,与孩子建立共情,从而也很难建立好的联结。启蒙其实很简单:当孩子不想玩,就让他安静,当他朝你笑,就朝他笑。就这么容易。语言的学习应当嵌入在这个过程中,言为心声,语言应当是作为沟通工具和自我思考的工具,而非字词的背诵。
有科学家发现,儿童学习语言,最重要的是面对面,因为儿童其实是把自己对面孔和表情的领悟力用在了语言学习上。数学的学习应当嵌入在生活中,数学是抽象和逻辑,应当作为大脑决策能力的产物,而非背诵的填鸭。运动的学习应当嵌入在生活中,运动是对世界的探索工具,孩子对世界感兴趣,自然会迈出步子,不需要家长用双手推其前行。世界上的教育都有其本末,舍本而逐末,费力许久也未必有好处。认识世界、认识爱、认识自我,这是婴儿前两年最重要的心智任务。
好的启蒙就是爱。不是任何仪式性或是用时间金钱量化的爱,而是发自内心、想要关注一个人的那种爱。人类真笑和假笑动用的面部肌肉都是不一样的。发自内心的笑容就是婴儿最喜欢的事物。因为爱,所以注视孩子的面孔就有温暖的爱洋溢,孩子就能从这样的面孔中学会爱世界、爱自己。因为关注,所以知道孩子每个眼神、每个语音的意义,当孩子注视东西,可以很容易将自己的目光跟随孩子。若母亲不理睬孩子的信号,只灌输自己的指令,不仅孩子容易抵抗,而且其实母亲失去了最宝贵的启蒙机会。一岁之前,大厦就已搭好。一切都在无声无息中进行,可是当把这一切放在上亿年时间尺度上衡量,才会发现这个过程有多么神奇。
最后分享一个成语:将心比心:
每当我们感觉体会不出小孩子的意思的时候,我们想一想自己生活的快乐、悲伤、挫败感,想一想我们自己最喜欢谁,最不喜欢谁,往往就能明白。用自己的心抵达宝宝的心。
好,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感谢家人们上午的幸福陪伴!
让我们一起在贞明这所没有围墙的父母大学,每天学习一点点,进步一点点,积小成高大。我们也期待更多智慧父母的加入,让我们一起育心,一起成长,一起进步,幸福快乐每一天!多学习,多正音,多努力,多付出!坚持读经,相约十年!我们一起努力!
日课整理:张月 初审:高菊华 终审:张丽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贞明育心国学经典】《婴儿教育,最重要的是什么》